博文
S的價格高跟S的員工工資高福利好是有很大關係的。十年前,我看的招工廣告店員的起點工資是12塊,而同時的大統華隻付員工7塊(BC當時的最低工資)。另外,大統華盡量用兼職員工,可以不用給福利,這樣大統華自然在定價上可以低。如果像有些網友那樣,光說1塊錢進的貨,10錢賣了,而不去管中間的成本,沒法說明那9塊錢就是暴利。 S的員工工資高福利好又是和員工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記得有位網友講過超市是區域性的,S收購G後的結果可以用來當論據。 前麵講到S在90年代中後期走出低穀,利潤率高,債務少。我剛進去時,趕上CIO到溫哥華,記得在大會上,他很高興地講,因為現在債務太少,可能會誘發其它公司對S的惡意收購,所以公司準備借債去收購其它公司。隨後的幾年內,S連續收購了4、5家超市,其中美東的G是最後一家,也是我參加係統整合最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Grocery裏,損耗很多時候是因為貨物過了保質期但沒有賣掉而造成的。損耗對公司利潤的影響比小偷要大很多。比如說麵包,如果第二天賣不掉,就要下架處理掉了。在中國人開的公司,小的公司往往改生產日期,然後接著賣,再賣不掉就降價賣。大一點的公司,像大統華,每天晚上8點鍾的時候,會把麵包幾個裝成一包,便宜賣。降價賣對利潤影響是很大的,往往讓顧客不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最近因為參與零售業的討論,想起了我在加的第一份專業工作,在S超市的電腦部做分析員。雖然最後的結局是被擂出門,但那的確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愉快的時候,所以想寫下來做個紀念。因本人水平有限,隻好寫一些小故事,大家見諒。 價格戰 我剛到溫哥華第二天,朋友請我吃飯,車就停在S的停車場,大概引發了他的回憶,他跟我講起他在鳳凰城見到的S和Payless之間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