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裝

民族:滿漢半襲。信仰:三頓飯一張床。愛好:練貧。性格:大愚若智。目標:(1)減少滿足了嘴對不起胃的次數(2)把貧窮表現為不露富。
個人資料
石假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11-02-01 14:07:33)
看到“劃清界線”這個詞,經曆過文革的人都能回想起點什麽;沒經曆過文革的,可以從中了解一下當時處理與“敵人”的關係的方法。 “劃清界線”是人民對階級敵人---“黑五類”的態度、行為準繩。 站穩腳跟,從思想、認識、感情、行為上與階級敵人劃清界線就是對毛主席路線、對黨的忠誠。不劃清界限呢?輕則大會小會批評教育;重則上台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來自QQ網友貼圖:毛主席意外歸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1-27 15:51:49)
火車到達保定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媽的臉上沒有了剛上車時看到的輕鬆,顯得有些緊張。孩子從大人的表情上捕捉信息,媽繃緊的臉讓我感到不安。等待我們的將是什麽呢。 1947年媽在家鄉看到共產黨培訓工作人員的廣告,用現在的話就是“招工廣告”。共產黨預計到建立政權後需要文秘人員,那時就開始招收有文化的年輕人了。媽報了名,在山西接受培訓後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1-01-24 14:16:42)
那天的火車特別擠,我們始終沒有進到車廂裏麵。我在車廂連結處坐在一個包裹上,從連結處的縫隙可以看見鐵軌間的碎石,還可以看見車輪和鐵軌的摩擦聲。 媽和姐站在車門處小聲說著什麽。媽的臉上露出一絲逃出魔掌後的輕鬆。 農村生活會是怎樣呢?在城裏把“黑五類”折騰得死去活來,最後還要送到農村去,想必那裏的日子一定不好過。我家沒有農村親戚,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1-01-20 14:46:02)

小時候,家人老說我傻。姐說我傻是恨妹不頂用,因為她要作晚飯,帶我玩兒。一句話:我是她的累贅。 媽幹脆叫我“傻大”。因為我個子比同齡的孩子高,說話辦事跟身高不成比例。記得一天同院的賈波來找我一起去幼稚班上學,媽囑咐我倆說:“出了門要靠牆走啊”。 過了一會兒,媽也出來去上班。看到我倆背靠著牆,腳跟蹭著牆,像螃蟹似地橫著往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我憧憬的小學生活不像我想像的那麽有意思。
班主任姓馬,四十來歲。發卡把頭發別在耳後,表情裏有著媽媽般的慈祥,老師般的威嚴。上學第一天班裏的孩子們小聲傳著“馬老師是回民”的話。大概都是通過哥哥姐姐知道的。中國有眾多民族,生活習慣不一樣,需要互相尊重。但為什麽沒有自我介紹或學校發介紹通知的習慣,隻靠人們的傳言呢。
第二節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近幾年網上經常看到“毛主席的巨額稿費應該歸誰”的討論,據說到1983年稿費共計153萬RMB。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心裏大概自有答案吧。 1961年1月林彪提出了學習毛著的三十字方針,即“要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1964年5月解放軍總政治部出版了《毛主席語錄》(別稱:紅寶書)。 1966年10月11日《解放軍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1-01-10 17:33:31)

大約二十幾年前在國內某雜誌上看到的兩個笑話:一、為什麽是8年?
說是成都市中心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尊毛主席的巨大塑像。毛主席右手向右前方高舉,左手自然地貼在背後。成都的下鄉知識青年當中流傳著“毛主席伸出幾個手指我們就得在農村呆幾年”的傳說,據說非常靈驗。一個知青趁春節回家時特意到廣場去看主席的手指:向右前方伸出了5個手指。“再忍一忍就夠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1-01-07 22:09:14)
爸一個人戰兢度日的時候,我卻等來了盼望已久的喜訊---入學通知。 9月1日我終於踏進了小學的校門。這下我可以接近姐姐一步了,我羨慕姐,老想成為她那樣。 9月10日午休剛過,媽上班去了。我正要去找朋友玩兒,三叔來了。還沒等我張口打招呼,他就小聲對我說“新力,你爸要出遠門了,咱們去送送他吧”。 三叔給我媽留了個便條,就帶我到車站去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1-01-04 03:48:31)
60年代的中國,中小城市裏沒有什麽像樣的建築,唯獨讓人感到有點現代氣息的是蘇聯幫助建築的樓房。中蘇關係破裂時,很多樓房剛建到一半。因為蘇聯連人帶圖紙都撤走了,中國人隻好給本該凹凸不平的屋頂通通蓋上了平頂,就象洋人戴上了個西瓜帽。後來這些樓房一時成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的活教材。 雖說城市裏沒有現代的東西,但區劃整齊,不同的路段種著不同的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
[46]
[47]
[48]
[49]
[5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