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中央不同意香港的普選,提名什麽的,主要是怕香港變成”民主“福利社會,投資人會逃離香港,最終導致香港的衰落。
如果同意那樣的普選,十幾年後會有兩種結果:
一個是經濟沒有發展至少和現在一樣。那說明擔心是多餘的。畢竟香港現在是金融中心,經濟好和選舉沒什麽關係。
二是香港在十多年後淪為福利社會,稱為三,四等城市。那時,我可以讓全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漢高祖劉邦剛剛奪得天下,和陸賈有過一次關於馬背上奪得天下,能否馬背上治理天下的辯論。後來劉邦同意陸賈的觀點。並讓陸賈總結秦亡漢興以及曆史上國家興衰的經驗教訓,陸賈所寫的文章被匯編成《新語》一書。陸賈著《新語》,蕭何製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製禮儀都在漢初曆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放棄“馬上”治天下對漢初統治階層來說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文化是一種苦難文化,苦難文化來源於長期的困苦和災難的生活環境。
苦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焦慮,即憂慮將來。
好多中國人最能吃苦,因為憂慮將來怎麽辦。好多中國人逼孩子死讀書,還是憂慮將來孩子怎麽辦。好多中國那麽多貪官,因為貪官們操心兒孫的將來,兒孫的兒孫的將來。好多中國人選擇專業(特別是父母為孩子),很多不是首先考慮興趣,而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9-15 18:46:09)
我的小弟弟走了,走的太突然,太倉促,以至於我有做夢的感覺。大弟弟打電話說小弟弟在醫院,是腦梗,和我商量該不該做手術,我說看大夫是什麽意思,雖然大夫不會說的直接,但還是聽聽他們意見中的傾向性。當後來決定作手術時,已經來不及了。聽到大弟弟一聲“他走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本以為打過去電話,會聽到“手術很好,正在恢複期”。誰料到會是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日本人強烈的集團意識集團意識可以說是日本人最具特點的國民性。日本人的集團性特點起源於頻繁的災難,特別是大自然的災難,起源於海上作業的風險性和團結一致性。 有人說日本人的集團意識起源於其稻作文化。但是具有稻田作業的地方和民族不在少數,然而,象日本人這樣強烈的集團意識的民族還很少見。當然稻田作業需要集體的勞動與合作的農村共同體,可能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有些關於中,日民族(人)性格的區別的思考,主要是這種區別產生和形成的原因。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和批評。
(一)幾千年來,中國人承受的是苦難,日本人承受的是災難,苦難和災難對民族特性的養成還是不一樣的。苦難是困苦和災難的混合,是貧困和災難間頻出現的一種自然生存環境。這兒所說的災難是那種不可預期的具有破壞性的突發事件。這種突發事件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東西方人在宗教上的差別
(苦難文化和“樂園文化”的影響)
東方宗教偏重於智慧解脫。例如佛教,道教,特別是佛教的頓悟派,佛教以為今生的苦難是由於前生的業。為了來生的幸福,隻能今生勤修善行。而西方宗教偏重於愛心解脫,例如天主教,基督教。
東方宗教大都是多神崇拜(例如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國),而西方的則是單神崇拜。有人會說基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22 14:36:11)
事不過三。事不過三的另外一種說法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事不過三”是不能有三次哪,還是不能超過三次? 我以為是不能有第三次。當然有人可以理解為後一種解釋。 第一次可以說是有些偶然性,例如在什麽地方被石頭絆倒了。第二次就包含了必然性,再被絆倒就不光是石頭的問題,還有其它原因。既然有其他原因,還不找找,那就是不可原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的思維大體上有兩種主要形式: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在邏輯思維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思維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裏“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 簡單點來說,邏輯思維的結論具有唯一性,例如許多數學習題的答案。而辯證思維的答案可能不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說辯證思維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在於你是如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5-28 22:24:19)
中國文化是一種苦難文化,苦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焦慮--即,憂愁將來。
好多中國人最能吃苦,因為憂慮將來。
好多中國人逼孩子死讀書,還是憂慮將來孩子怎麽辦。
好多中國那麽多貪官,因為貪官們操心兒孫的將來,兒孫的兒孫的將來。
好多中國人選擇專業(特別是父母為孩子),很多不是首先考慮興趣,而是將來有沒有出路(好找工作)
好多中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