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7-09-01 01:27:41)
新加坡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流動性很大的城市。有人來了,有人走了,中國人的網上二手市場就相當繁華。東西很便宜,也很實用,賣得買的,都沒有要賺大錢的意思。無非是很能用,扔了可惜,買個能用的就可以,無需太講究。
最近,一個朋友要去美國讀博士後了,帶著媳婦以及媳婦肚子裏麵的兒子;另一個則要移民澳洲,老婆,孩子“們“,老爹老媽,一大家子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怎麽說呢,覺得寫字時手有點抖.是一種悲哀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老祖宗是大興安嶺打獵抓魚的跟著蒙古人打到江南,當個小官,就留下來了我爸爸那一帶還體格特征明顯,卷發,濃眉大眼,我像我媽那邊的人,都沒了,具體就不知道了,老人都不在了據說是兩兄弟,我家的那個在上海附近管個衛所另一個在寧波,據說還有祠堂,家譜,一直想去看看我還在ntu遇到過一個說法完全一樣.多了個大姐,混了好幾次飯,上海這邊經過幾次戰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994年1月我正式退休了,剛開始我真的有些不習慣,原來上班時,早7點多就到校,有時晚7點還回不了家,星期天還經常帶學生外出搞活動。真的我習慣了緊張的生活,特別是經過艱苦努力,學生的課外活動獲獎時,我心裏和學生一樣,也是很興奮、愉快的,覺得緊張生活充實。
  退休了,起初還覺得休息時間充裕了,以後如何打發時間成了問題。早晨5點多起床是多年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7-03 02:10:37)
我們蔡家的故事,講起來,也是蠻有聽頭的。從哪裏講起呢?滿清?是了,就是滿清的時候,我們的祖上好幾代都是在京裏做官的。什麽翰林院的什麽學士一類的。後來因為看不慣滿清的腐敗,有那麽一代的祖爺爺就告老還鄉,回到了祖籍--河南省舞陽縣。古時候的讀書人沒落以後,基本上有兩個主要的出路:一是行醫,二是算命。我們的祖上就是改行行醫了。到了我爺爺那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0-31 19:51:50)
我的奶奶也是出自當地一個大家族。胡家人口眾多,不過後來各房分家單過。奶奶是家裏的長女,閨名繡玉,下麵還有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妹妹,叫作繡閣。雖然是親姐妹,秉性脾氣卻大不相同,是一個相當有主見的女孩子。她們的父親在世的時候,特別疼愛這兩個女兒。他是一位具有新時代,新思想的進步人士,不僅不讓女兒們裹小腳,而且送她們讀書。在舞陽女中,她們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4-10-31 19:50:48)
奶奶出嫁的時候,她的妹妹還在縣裏上學。一切都發生的很突然,父親過世,姐姐出嫁。她的母親沒有著人通知她,直到也請媒人給她提親,人家要來相看的時候,才叫她回來。當繡閣小姐回到家裏,看到父親的靈位,痛苦失聲。母親說來人是要相看她的人,而姐姐已經嫁到臨鄉的蔡家時。聰慧的妹妹竟然馬上猜出母親的用心。這個女孩,雖然隻有16歲,卻做事確相當有主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0-28 23:26:41)
連年戰亂,很多人都窮的看不起病。我爺爺就經常免費給人家看病,可是用藥用時,自己也是一大家子人口要他養活。社會治安也不好,經常被偷被搶,家裏當時的情形,其實已經是外麵看著光鮮,裏麵已經虛空了。家裏的傭人也隻剩下一兩個曾經幾代人都為我家扛工的佃戶家的女人。他們很是忠心,非但沒有因為爺爺那不出工錢給她們,而離開我家。還時常拿些吃食給幾個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10-28 23:21:54)
 大伯離開家鄉的時候,我爺爺因心情不好,吸起了大煙。作為大夫的爺爺,當然是知道那是害人的東西。可是,他還是染上了大煙的癮。幾年之間,不僅賣了房子和土地,而且原本就不是很好的身體也徹底垮掉了。不久,奶奶當時唯一兒子,也得了天花,夭折了。夫君不聽勸告,可愛的兒子也死了,奶奶也大病了一場。家裏就全靠大伯的妻子支撐著,她在大伯父離開家鄉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4-10-28 23:16:15)
據說河南當時是解放區,1945年就解放了,並且實行了土地改革。為了拉攏人心,最初的政策對地主們還沒有那麽糟糕。可是,全國解放以後,就大不一樣了。沒收了他們的土地,房子,解放了仆人,佃戶,讓耕者有其田,甚至連小老婆也都給強迫離婚,再嫁了。給大家按解放前的情況來劃成份,定家庭出身。我們家,有錢有地有仆人,就是家鄉沒有當共產黨的官的人。爺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