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個人資料
滿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 反思
  紅衛兵這一段對我影響太大了。我們是在傳統教育下長大的。傳統教育有兩個好的方麵:一個是中國幾千年傳承的道德傳統;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共產黨的這一套政策傳統。繼續革命理論,階級鬥爭理論和這兩個傳統是衝突的,矛盾的。在這矛盾中,我取的是傳統這邊。所以我沒有那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造反中去,也做不出那些太絕情的事情來。比如對學校領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文選自米鶴都主編《回憶與反思——紅衛兵時代風雲人物》第二冊(香港中國書局,2011年3月出版)
陳小魯,陳毅元帥之子,1946年7月生於山東,文革前為北京第八中學1966屆高中畢業生。文革初,他曾任學校文化革命委員會主任,因不同意血統論的對聯,沒有參加紅衛兵。後為維護社會秩序,他倡議並組建了首都紅衛兵西城區糾察隊(“西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在公司捐款了。因為個人捐一公司捐一。
大家能擠出點吃喝玩樂的錢,就捐吧。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2-27 22:35:20)
部門裏有幾個印度同事,有時悶得慌了,就和他們磨牙鬥鬥嘴,找個樂兒。別小看印度人,很多是憤青。有人提起印度來就兩眼發光,興奮不已。小聲說一句,真像吃了偉哥一樣。
我和老印的爭論不外乎幾點:中國印度誰更落後點?中國侵略了印度嗎?中國印度的發展前途誰更光明點,中國印度的文化誰的優點多一些?每次雖然爭論的挺激烈,中午飯時並不妨礙大家一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2-18 20:21:19)
小姑要來家裏住,事前打電話征求我的意見。我對她說,你下次不要再打電話或發email了。你隻要一天沒結婚,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就是結婚了也一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我父母去世了。兄弟姐妹們也是這樣對我的。他們告訴我,他們的家就是我的家。
歡迎我去住。住多久都沒問題。所以我也對我小姑這樣想的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1-27 19:38:04)
剛剛歸家的路上,聽NPR記者訪問郎朗,是否在白宮有意演奏一條大河?記者問郎朗,你知道中國一些民族主義者對於你在白宮演奏一條大河非常興奮,認為你是有意圖。你有意圖嗎?
郎朗說,我就是覺得這段音樂非常優美。我不知道它的背景。我從來沒聽說過上甘嶺的電影。1956年上甘嶺的電影放映時,我媽才2歲。郎朗說,我對被邀請在白宮演奏感到非常榮幸。我從十幾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郭家四姑娘小名叫小四兒,是郭太太的四女兒。
五八年時,街道強製性搬進的鄰居中,郭太太是個寡婦。歲數大了,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高高的鼻子下一張有棱角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沒覺得她怎麽好看。郭太太的孩子們,沒一個上大學的。可她生的四個女兒人人漂亮,三個兒子個個挺帥。尤其是四姑娘,迷人的眼睛、象她媽媽一樣高高的鼻子、性感的嘴唇、皮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小時候一年過得很慢,總是盼望暑假的到來,可暑假卻總是姍姍來遲,總是盼望自己快快長大,可似乎過很久了,好不容易才長一歲;近兩個月的暑假漫長得不行,等回到學校時,覺得上學期的事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了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希望日子過得慢些,老得慢些,日子卻似乎刷刷地就過去了,一眨眼,一年就過去了,再接著,覺得五年十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中國人曆來就有文字案。
記得當初文革初期的人民日報社論,總是說“利用戲劇文學向黨攻擊。這是一株非常露骨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大毒草,是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黨進攻的一支毒箭”。看完《讓子彈飛》後,不禁納悶兒,是國內思想開放了嗎?不太可能。空椅子的事件不是剛剛發生嗎?估計《讓子彈飛》之所以能通過安全檢查而在12月16日公演,是檢查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01-03 09:42:55)
                                  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麵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穀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