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七、咬定青山不放鬆
——中蘇分裂
中蘇分裂表麵上是因為意識形態,實際真正的原因是民族利益——民族利益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個人恩怨,超越個人好惡,超越個人私利。
五十年代初,中國的民族利益與蘇聯的冷戰需要基本不衝突,加上有共同的意識形態,所以兩國關係很熱火。
艾森豪威爾上台後,變美國的戰略從“遏製”為“大規模報複”,一切跟核戰爭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五、特殊條件下的特殊鬥爭方式
——“一邊倒”
在毛澤東時代開始的1949年,中國是什麽狀況?
——百年積弱的農業古國,軍閥混戰、八年抗戰蹂躪之餘又經曆了一場明為國共內戰、實為抗擊美蘇冷戰肢解中國的民族解放戰爭,實實在在已經國窮民貧、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西北、西南、東南戰事正酣。國內尚有大量土匪、殘敵在大肆破壞搗亂。
——農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準戰爭年代
所謂“毛澤東時代”,是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毛澤東逝世的1976年這27年。
這27年是個“準戰爭年代”——從頭至尾不是打仗就是準備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戰
1、冷戰(1945~1990)——貫穿整個毛澤東時代(1949~1976)。
2、反封鎖、禁運、顛覆、包圍的“超限戰”——貫穿整個毛澤東時代(1949~1976)。
(二)流血的小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元配於氏,是河南一個財主的女兒,不識字,也不大懂得舊禮節,袁世凱不喜歡她,生了長子袁克定後,就不再與她同居,隻把她作為主婦看待。到袁世凱接任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場麵大了,這位元配夫人就更加不能勝任“第一夫人”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第一夫人自然要陪同接見。忽有某國公使走到這位夫人麵前,要和她行握手禮,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7-27 20:52:55)
  中國以農立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農民,農民的中心問題是土地問題。要解決農民問題,就必須首先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誰就得到了中國絕大多數人口的擁護。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上,有許多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方案,其中有三個方案最具代表性:一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天朝田畝製度》;二是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奔向光明
1949年9月21日,中南海懷仁堂。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這裏隆重舉行。同日,新華社發表社論:“這個會議,宣告著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
政治協商會議將要決定的,是新生共和國政權的組成;政協代表中超過一半的黨外人士比例,更顯示了一個大黨接管一個大國時應有的胸懷。肝膽相照的友情,隻能源自生死與共的經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排名第五:胡宗南
偉大的胡主任指揮三十萬大軍在貧瘠的陝北高原上一次次被彭德懷打的沒有脾氣了。西北五戰五負。三十萬大軍越打越少,越打越疲。終於一夜之間被殲了三個軍,真不知怎麽打的。49年時守四川既然在占據地形優勢的情況,以逸待勞被劉鄧大軍打的抱頭鼠竄。
排名第四:劉峙
劉峙就是傳說中的福將,據傳每戰必勝。最大的戰績是在他的掛名指揮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from鐵馬冰河入夢來\'sblog
遊戲規則-美國民主選舉的真相
  1,美國從建國開始就不是民主的
  
  談到美國,就不能不談他的民主選舉的政治製度,似乎是美國的立國之本。
  
  可是,讓很多人感到吃驚的是,這個民主政治的規則在美國建立之初並不存在,也就是說,美國並不像他的官方吹噓的那樣,是以民主開國的。
  
  不僅在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楊圍子戰鬥結束後,蔡智誠被送到了忠義集。雖然很不願意做出舉手投降的動作,但此時的他已經完全沒有了幾個月前的那種“黨國文天祥”的氣概,所以也隻得乖乖地聽從命令、在解放軍的指揮下走向了集結的地點。
忠義集的路口擺著幾個大木盆、木盆裏邊有毛巾,蓬頭垢麵的俘虜都必須在這個地方進行“衛生清理”——也就是在衛兵的監視下洗一洗臉、並且解開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03年4月7日,陳明仁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洪源鄉洪源村陳家嶺的一個農民家庭。陳明仁的祖輩都是勤勤懇懇、日夜勞作的種田人,他的祖父叫陳申其,祖母楊氏,耕種了10餘畝水田以維持全家生計。到了他父親陳保廉的手裏,家道振興,漸漸置辦了200餘畝田產,每年可收千擔(一擔一百斤)穀租,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富戶。他是家裏的長子,下麵有明禮、明智、明信、明陶(生母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