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如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從房子的變化曆史看經濟發展對住房條件的影響如山(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曾經聽牛人說過,美國房子的庫存率特高,跟經濟好壞已經無關。本人愚鈍,還沒參悟透。發而有些相反的看法,供諸位參考。眾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和進步,人類的衣食住行等等生活條件也在日日改善。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很多舊的東西很快被拋棄和淘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房產稅與私有化進程之隨想如山(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在中國,是否將要立法開征物業的房產稅的話題炒得沸沸揚揚。一些人對比國外實行永久產權的法律,而批評或者擔心中國物業的70年產權不能保證中國公民或投資者的物業所有權。我認為這個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隨著中國繼續向私有化大步邁進,業權的穩固性已經在迅速加強。何故?本人分析有以下簡單原因: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2-04-20 10:27:53)
拋房與搶房之隨想 如山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房產的市場活動與其它市場的明顯區別除了個人財務狀況、貸款能力利率、宏觀經濟(失業率)等等密切相關之外,也有一些跟其它人類的市場行為相類似的心理:就是從眾心理,或者說羊群心理。 我外婆的鄉下有一句土話描述這種情況:叫“瘦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 在美國現在的房產市場也可以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美國的Foreclosure拍賣已經不是有最好折扣的地方了如山(2012年4月9日,星期一)2009年我剛剛上網時寫很多有關Foreclosure拍賣的故事。曾經說過我買最多最好的Deal是在Foreclosure拍賣。三年過去,情況已經有很大變化。為何?一言以蔽之:拜托互聯網,現代通信的迅猛發展提供了教育機會和引入大量競爭。約十年前我第一次走進Foreclosure拍賣場,老經驗的投資者告訴我:七八年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崛起與衰敗,大趨勢與個人之隨想 如山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最近美國衰敗、西方衰敗之說不絕於耳,說是大趨勢。那麽作為個人,到底應該根據這大趨勢何去何從呢?這令俺想起最近看的多部國產諜戰片。 國產諜戰片裏麵常常有這樣情節:地下黨策反國民黨重要職位的官員。在試圖勸服國民黨高官投降時,幾乎同樣的勸詞是:你要認清大趨勢,國民黨就要完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美國東西岸與內陸房產投資泛談如山(2012年3月27日,星期二)美國的土地麵積不僅僅是絕對數字的大,更主要的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可用土地麵積大,所以形成了東西南北中星羅棋布的大大小小城市。而每個城市都差不多有其獨特的特點,就像人類一樣,世界上幾十億人有幾十億不同的DNA構成的不同人。所以,要籠統地說房產如何不準確。但是,本人認為,在美國東西海岸大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房產的理論與實踐之隨想 如山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進入投壇,好家夥,驟然瞥見討論同一個內容居然有六篇置頂貼:現金流與回報!投壇很久沒有過像今天一樣的熱鬧了,好事!咱也來摻乎摻乎。但這裏說財務理論的或者懂財務理論已經不少,俺不打算摻乎財務理論,而是扯些相關話題。 我外婆鄉下有一個流傳的故事:某學校有一位備受小孩崇拜的遊泳教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同是看房地產,書呆子看圖,實幹者看Deal(歌) 如山 (2012年3月11日,星期天) 分析房產市場,決定是否該進入,書呆子(在俺來說,“書呆子”是煲義,因為敝人讀書少)、純理論家或者從未做過房地產的人看的隻是反映市場的圖表和數據,而實幹者看的是具體的Deal。 還有一種人,未必是純理論家,但是從來沒做過房產(買過一兩間自住房不算“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2-03-02 12:56:58)

美元猶如廁所紙(圖) 如山 (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昨天回家赫然發現我家車庫堆了幾大捆廁所紙。馬上質問太座,為何買這麽多占地方?是否又碰到大減價?太座理直氣壯回應,沒錯,就是因為減價買多點。……那也不用買這麽多呀,差不了多少錢吧?太座反唇相譏:多?知道我們用多少廁所紙?我們每天都在用,從來都是我放備用廁所紙到衛生間。那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簡評巴菲特關於生活和投資的四句話如山(2012年2月14日)能夠在金融市場縱橫多年而保持“一哥”地位,巴菲特自然有過人之處。他說的話也是我常常留意的人之一。看到網友貼出巴菲特不久前對大學生說的關於生活和投資四句話,問是否有道理。這四句話有精彩之處,但不能100%讚同。且讓我閑扯簡評一下當作消遣。
巴菲特第一句話:找個好伴侶。如山簡評:是,找個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