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三十三結七念佛
  我父親出家的經過大略談了,現在再談談有關靈岩山打佛七的事:
  十多年中,見各寺院每年逢阿彌陀佛聖誕,大多數都舉行佛七,以資慶祝。其實,這些佛七,隻能說是“方便接引初學信眾,念念佛,種種善根”,實在談不上是佛七。至於借佛七之名,為了撈幾文的,更不要提。那麽,靈岩山的佛七怎麽樣個打法呢?甭急,聽我慢慢談: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九勸父出家
  我在《敬悼我仰望二十年未見一麵的倓虛大師》一文(見《菩提樹》第十一卷九期)中曾說:
  一九四八年的初冬,我父親從北方來到靈岩山;我見到他老人家那副‘形容枯槁,麵目黧黑’的樣子,痛苦萬分!立時便發了一個勸父出家的心願。可是,我父是屬於‘剛強眾生,難調難伏’的一類人,任我如何苦勸,也不肯回頭;不但不肯回頭,且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八憶胡鬆年
  靈岩山是個專修淨土的道場。因此,除了數百個出家眾以之為安身立命之處以外,並且不少專修淨土的居士,常年住在山上隨眾熏修。在我記憶中經常住在山上的居士有:竇存我、胡鬆年,以及無錫的一位王居士等十餘人;來來去去的則有“在家頭陀”之稱的高鶴年、龍健行(即現在的本際法師),以及為報父仇槍殺孫傳芳的施劍翹等人。因為我是知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六易服送錢
  東洞庭山方麵的佃戶既然是“不但抗租,而且還想揍人”地蠻不講理了,我們隻好把那兒的收租計劃暫時擱置,集中力量來在橫津方麵下工夫。可是,世間的事情做起來總不會如想像的那樣順利,我們越是急得心裏發毛,那些表麵看是老實頭而內心極狡猾的佃戶們,越是裝得沒事人一樣;如果你催得過緊些,他們還來一兩句譏諷話,叫你吃不了兜著走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四森然二德
  佛教裏掛牌子修行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放下身心,摒除萬緣,為了生死修行的,卻少之又少!筆者雖然不才,以前我也曾跑破幾雙草鞋,巡禮過幾處叢林,拜見過許多高僧,則從沒有遇到過像靈岩山的德森、了然二位老法師,那樣子看得破,放得下,而認真修行的人!
  森、然二老是江西人,同是印光大師的入室弟子,同是輔弼印光大師弘揚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二十二印祖芳規
  印祖,即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提起印光大師,不但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淨宗泰鬥,而且也是一位佛儒兼通的大師。然而,他從不以高深自炫,他生平自利利他的秘訣,不外“竭誠盡敬,持戒念佛”八個大字,但因為他能夠始終如一,言行一致,這個八字秘訣,即被千千萬萬的道俗視為修身進德的圭臬了!因此,有許多從未與他見過麵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心生退悔
  盡管天寧佛學院的教務主任,常無端地在我身上吹毛求疵,使我難堪,但仍有不少的同學同情我,甚至為我抱不平。有一次天寧寺常住想在佛學院裏找兩個學僧下鄉收租,因為收租回來可以得兩三石穀子的犒勞,想去的頗不乏人。幾位好心的同學見我一切都是靠人接濟,他們竟用人事關係向負責人替我活動,並且也獲得負責人的應允了,可是,因為教務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八老僧說鬼
  “我的菩薩!你為什麽不來齋堂樓上睡覺,而到那個一年三百六十幾天,都沒有人住的鬼大廳裏,受一夜的活罪呢?”
  “一定是客堂裏的幾個壞蛋搞的鬼?不然,他自個怎麽會跑到那兒去睡?”
  “事情已經過去啦,再抱怨人還有啥用?他一整夜都沒有睏,我看還是先讓他在咱們床上睡睡吧!”
  第二天早晨三點多鍾,我趁著照客給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十六遇二知音
  若人近賢良,譬如紙一張:以紙包蘭麝,因香而得香;
  若人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貫魚鼇,因臭而得臭。
  上麵的格言,我已想不起來是從什麽書中看到的了,裏麵的含義雖然跟“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意思差不多,但我總覺得前者比後者更明晰易解。因此,我把它寫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十四憂心殷殷
  忍!忍!徐徐忍!
  耐!耐!慢慢耐!
  能忍能耐心安泰!
  不忍不耐生禍害!
  忍辱原是福之本!
  瞋怒則為慧之礙;
  欲求福慧兩具足,
  第一妙法是忍耐!
  上麵的幾句話,是我在三十九歲生日時寫的,有一次,我請道安法師來羅東念佛會演講,他在我房間裏休息時,在牆壁上被他看見了,便問我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