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二十九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
  
  十二月中旬,月伶如願回國探親了。  霄磊開車來接她,車裏放著一大把芬芳的玫瑰。 “我想了想,今後還是要以你想要的方式來愛你,我休假了,全職陪你渡假,從今天開始到你離開,你就閉著眼睛享受夢幻一般幸福的生活吧,準備好了嗎?夫人?”霄磊側臉看著坐在副駕駛座上的月伶,月伶微笑著,沒有回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二十八章 紅葉祭 
  11月是仙台最美的季節,色彩紛呈,層林盡染。紅色的楓葉似火,而嫩黃的銀杏葉襯著碧藍的天空則是讓人窒息的驚豔。這個季節的人們都在忙著到各處紅葉勝地領略秋天的美麗和震撼。  仙台附近的紅葉觀賞地其實有許多,如秋保大滝,二口峽穀,磊磊峽,但大家更喜歡去較遠處的紅葉勝地鳴子峽,以及山形縣的佛教勝地山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七章 燈火闌珊處 
  
  月伶當天用研究室的打印機把仙台機場那張照片打印了出來,然後又去買了個相框,晚上回到家裏把它掛在了床頭。上線找霄磊,霄磊依然在視頻頭那端等著她。月伶這次生病,霄磊在國內也著實著急上火,又苦於幫不上什麽忙,知道孟添照顧她的事情,心裏多少放心一些。 “孟添走了,今天早上。”月伶給霄磊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六章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不送,就意味著沒有真正的別離。  人生自古傷離別,月伶一直對離別的場麵比較懼怕,與霄磊經曆過太多次的送別,她知道每一次送別後自己都將獨自麵對空空的日子和無盡的牽掛與思念,這讓她感覺傷感。  然而此去一別,也許就是永遠不見,雖然有著一麵之約,真的就不送嗎?許多事,一轉身可能就是一輩子,錯過的遺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五章 與愛情無關
 
  周日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月伶和孟添選擇徒步,他們帶上相機從片平校區內的魯迅先生雕像出發,從西邊的正門出來向北。  路過蕭條破落的魯迅先生故居,這棟座落在路邊的普通二層小樓由於魯迅先生曾經住過而做為文物保留了下來,成為中國人到仙台旅遊的必到之地。一路向北,再轉向西行,從大橋上跨過寬闊的広瀬川到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二十四章 一麵之約
  病還沒好透,月伶就趕著到到秋田市參加一個為期3天的學術會議,伊藤教授開車載著她和研究室的日本學生山田一同前往。  月伶做學會發表很少緊張,可能當過教師的原因,10分鍾的口頭發表,5分鍾的質問,還算順利。  秋田市在仙台的西北方向,離仙台大約5小時行程,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人口很少,卻很精致,時下正值秋季最美的時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三章亂花漸欲迷人眼

十月的仙台,已經漸漸嗅到了秋天的味道,研究室窗外的楓葉開始泛紅,而鬆樹,銀杏卻還興致勃勃地綠著,繁茂著。其實仙台的秋天非常美,隻是這個季節還稍稍有些早。然而此時,卻正是開辦芋煮會的最佳時節。  芋煮會是日本東北仙台,山形等地盛行的的行事(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野炊),大致在每年9月中旬到10月底之間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二章每逢佳節倍思親
又是一年中秋節,依然“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對於中秋節的記憶就是對家人的記憶,就是對親人的思念。雖然月亮每月都會圓,但中國人隻看重陰曆八月這一次,並賦予它溫馨的內涵,在這種內涵的演繹下,多少他鄉遊子在中秋節這一天望月興歎,隻能與親人千裏共嬋娟。  月伶很害怕過中秋節,中秋節裏,思念便是一張無形的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十一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
林嵩回國後的第三天打電話給蘇豫,說公司的事情已經解決。  這個結果本就在蘇豫的意料之中,多年來,林嵩的王者之風使他在任何時候都戰無不勝。蘇豫有時倒寧願他受一些挫折,挫挫他的銳氣,多留一些時間給她。但對於林嵩來說,這種可能性太小,於是留給蘇豫的,依然隻是空空的日子。  月伶對於蘇豫的狀況有點擔心,她太封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二十章相見時難別亦難
來了仙台怎麽能不去鬆島,鬆島可是與京都的“天橋立”和廣島的“宮島”合稱為日本三景。於是第三天,蘇豫帶林嵩遊覽鬆島。  從仙台站出發坐電車向北,30分鍾後達到塩釜,票價320日元,然後從這裏坐遊覽觀光船到鬆島,需要花費大約50分鍾時間。 “鬆島”故名思議,“長著鬆樹的島嶼”,整個景區由260多個島嶼組成,大部分島上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