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AkiraAmari)周四敦促中國放開對日本和其他稀有金屬買家的限製。中國稍早收緊對稀有礦物資源的控製,後者對日本高科技產業而言屬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甘利明同時向路透表示,他會在下周出訪南非和博茨瓦納,旨在確保取得這些稀有礦物的替代渠道。日本對很多稀有礦物的需求,幾乎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
日本約90%的稀土類金屬和鎢依賴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閱讀 ()評論 (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由於控製精準並主動取消兩次修正,節省了大量燃料,“嫦娥一號”衛星實際壽命可能超過兩年。而原定設計使用壽命為一年。
  昨日中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邊炳秀透露,省下來一年左右繞月飛行的燃料可以使“嫦娥一號”衛星延長一年的使用壽命,為探月工程二、三期做一些驗證性的試驗。
  “俗話說袋中有糧心中不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青春為“嫦娥”添彩
——遠望三號測量船年輕科技人員群體速寫
新華網遠望三號11月6日電(陳立新、王玉山)正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嫦娥一號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三號測量船上,活躍著一個平均年齡28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的年輕科技人員群體。
他們的青春,在祖國航天事業中熠熠生輝。
奉獻
十月的江南碼頭,秋高氣爽。
這是遠望三號船今年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字報道]:2007年11月5日下午3時,國防科工委將就我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的有關情況,召開第三次新聞發布會。央視國際同步圖文、視頻直播,敬請關注!(11-0212:01)0字[42/0]
[圖片報道]:工作人員開始就位準備直播(11-0514:19)0字[52/0]
[圖片報道]:新聞發布會現場(11-0514:23)0字[55/0]
[圖片報道]:央視主持人正在準備工作(11-0514:43)0字[24/0]
[文字報道]:北京時間11月5日11時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中國航天事業從哪年開始?
嚴格地講,我國向宇宙空間進軍是從1956年開始的。1956年,國家把開發火箭技術納入國家12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當中,這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起步。
2.中國航天技術目前的水平怎樣?
我國運載火箭技術、衛星研製技術和飛行控製技術位居世界先進水平;近地軌道探測技術、載人航天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位居世界前列!從綜合實力來講,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黎雲)中國從1956年開始現代火箭研製工作,目前共有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4類12種國產型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長征”運載火箭家族。
  長征一號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是一種三級火
  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小型有效載荷。全長29.86米,最大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