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蟲語冰

讀書影視,詩書畫,生活見聞雜感隨筆,胡言亂語之類吧。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9-12-07 22:50:39)

大概一個月以前就看了《蝸居》,感覺象是看了張恨水的《啼笑姻緣》。其實《啼笑姻緣》講了什麽我已經記不清晰了。但朦朧的感覺就是這樣。通俗的故事,貼近生活,以情節的悲歡離合抓人。《蝸居》可以說是對張恨水小說的傳承。《蝸居》寫了都市居民的住房問題。但是這隻是故事的發端和背景。其實全劇不過寫了兩段愛情故事:海藻和小貝,海藻和宋思明。海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1,秋月對高樓,有人樓上愁。
2,秋園。
3,繁華落盡。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0-22 21:29:37)


歲次二零零九年,七月底八月初,正是美國西北最美好的時光。有新結識的朋友遠道而來,有十幾年前的舊相識忽然在網上邂逅,舊雨新知,時空交錯,友中有友。最後定格在美西北聚會。於是上雷尼爾雪山,遊哥倫比亞長河,在奧瑞岡的沙灘別墅飲酒作樂,望洋興歎,直至到波特蘭的中餐店黃上皇會餐作別。一行十二人,共四家,三代,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於一時,融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早上起來,對著鏡子一照,忽然想到今天我最年輕。不是嗎?雖說比昨天年長了一天,但是在有生之年,我不會比此刻更年輕了。能不珍惜麽?因為年輕,所以要朝氣蓬勃,要神氣活現。跑得動就跑,跳得起來就跳。趁著還年輕,衣食住行,喜歡的,就積極去身體力行。奮鬥要趁早,享受要趁早,愛要趁早,孝順也要趁早,趁自己還年輕,趁父母也還年輕。。。。。。欠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佳節催人詩興來,幾回翹首上高台。
風雲事業愁經眼,秋水文章喜滿腮。
飄泊生涯難踐約,率真懷抱合酬杯。
定教明月當時在,君我成三或可陪。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28 21:41:27)

周末得暇,看了張愛玲的遺作《小團圓》。書是由北京出的,好象漂泊多年的張也藉此認祖歸宗了似的。張生前曾經在九二年給她的遺囑執行人宋淇夫婦的信中明確表示:“《小團圓》小說要銷毀”。但是,九五年張逝世,九六年宋淇跟著逝世。零七年宋太太也去世。他們都沒有銷毀《小團圓》。小說稿傳到他們的兒子宋以朗手裏,宋以朗權衡了一番,在今年四月出版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這幅畫很耐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9-06-12 21:59:32)


初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9-05-01 22:36:37)
兒子從小很調皮,那時工廠有暑期班,可以帶孩子去。同事的孩子進去啥樣出來還啥樣,幹幹淨淨。我的兒子一下課就衝出教室,奔跑跳躍,爬黃魚車。腿上每天有新的創傷,塗紅藥水,按濃淡可以當日曆。兒子很以老爸為榮,有人看到他放學路上,向同學誇耀:我爸爸如何如何。
且說當年上海電視台要拍電視劇,缺少個小演員,一將難求。沒辦法,導演帶了人一家家小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殺人是不用學的,生來就會。一個從小在和平環境長大,從來沒見過殺人場麵的人,才25歲,就把一個才來美國沒幾天的女同學殺了。還把死者的頭割下,提在手裏。他讀了那麽多的書,考試成績傑出。沒有人教他如何殺人,他就敢,就會。
殺人是人的天性。世人的非正常死亡,相當多是被同類殺死的。和不少其他動物相比,人是不是畜牲都不如?
小時候讀小說,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