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人

描述中關村的人和事.
個人資料
博文
   饒毓泰(1891-1968),江西臨川人,中國戲曲之祖湯顯祖也是臨川人,為此,臨川人常以“古有湯公,今有饒師”而自豪。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博士曾多次說過:“我最懷念的老師是在南開大學物理係教我的饒毓泰先生。”“在大學四年中隨饒師所習之物理學課程有大學物理、電磁學、近代物理、高等力學、光學、氣體運動論、高等電磁學等。在二年級選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吳有訓(正之)先生是我國最早一位聞名國際的物理學家,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的先驅者。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麵的卓越貢獻是:他用精湛的實驗技術,精辟的理論分析,無可爭議地證實了康普頓效應。他於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1921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隨康普頓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從事物理學研究,1926年獲博士學位。正是在這段時間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在上文中曾提及施汝為先生的老師葉企孫先生和應用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長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以及下文要介紹的吳有訓先生和饒毓泰先生並稱中國物理學界的四大名旦。大家熟知的物理學家錢三強、趙忠堯、王淦昌、吳大猷、馬仕俊、馬大猷、郭永懷、虞福春、黃昆等都出自他們的門下,他們是中國近代物理的先驅者和宗師。我們不應該忘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科學院在五十年代初期在物理學科上曾設立近代物理、地球物理和應用物理三亇研究機構。當時將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兩個物理研究所合並,成立應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名為物理研究所)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即原子能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施汝為先生任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磁學研究組(後改為磁學研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惲子強先生是1899生,1963年去世。曾用名惲代賢,祖籍
江蘇武進,生於武昌城。化學家。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
校數學理化部,1924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化學係。他是中國共產黨
早期領導人物惲代英之四弟,在其兄影響下,1924年加入中國社
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在南京高師、長春
吉林師範、上海中法大學等校任教。1942年到解放區,為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三位”L”姓的是呂叔湘先生,1904年12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丹陽縣,
他可以說是家父的同鄉。丹陽和溧陽同屬蘇南,中間隔了個金壇。中國科學院
1955年的學部委員很多是江蘇籍的,如華羅庚的故鄉是金壇,家父是溧陽人。
在中關村時我們和呂家有所往來,但不久他們搬到端王府後,我就再沒見過他。
我印象最深的是眾所周知的《現代漢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關村我有幸與三位頂尖的中國語言學大師為鄰,而有趣的
是他們的姓氏聲母均為“L”。他們分別是羅常培先生(Luochangpei)
、陸誌韋先生(Luzhiwei)和呂叔湘先生(Lǚshuxiang)。巧的是
英文字“語言”-Language、“語言學”-Linguistics和“語言學
家”-Linguist也均以L字母開頭,是否聲母為L的姓氏更有機會成
為語言學大師?這當然是玩笑了。五十年代時中國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秦仁昌先生是位植物分類學家,中國蕨類植物學奠基人。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這種植物是生長在山野的草本,有著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遍布於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對於蕨類植物的分類係統,由於植物學家意見不一致,過去常把蕨類植物作為一個門,其下5個綱,即鬆葉蕨綱、石鬆綱、水韭綱、木賊綱(楔葉綱)、真蕨綱。前四綱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中關村三座樓裏還住有幾位生物學的前輩,他們中有植物學的前輩錢崇澍、陳煥
鏞、林鎔和秦仁昌,昆蟲學家陳世驤和謝蘊真夫婦。作為一個晚輩,把我所知道的作簡單
介紹。
錢崇澍先生與胡先驌先生等同為中國近代植物學的主要奠基人,胡先驌先生因“政
治”問題在解放後就不再被提及和重用。而錢先生是學者型因而在1950年後任中國科學院
植物研究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鄧叔群先生五、六十年代住在中關村十四樓102號,對門是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戴芳瀾,而他當時是付所長。因為他們和家父都是生物地學部學部委員,自然彼此都比較熟悉。鄧叔群是戴芳瀾先生邀請到微生物所工作的,戴伯伯請來的當然是學術水準高的人。鄧叔群先生1928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先後獲得森林碩士學位和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先後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