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人

描述中關村的人和事.
個人資料
博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08 18:05:56)
中國“596”工程-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工程
1967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07 17:14:37)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美國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蘇聯用了四年,英國用了四年零七個月,我國隻用了二年多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從原子彈到氫彈這二個發展階段的跨越。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美國1952年爆炸的是一個65噸重、三層樓房高的氫彈裝置。蘇聯1953年爆炸的第一顆氫彈,能用飛機空投但爆炸威力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是中國最早的地震學家李善邦先生的小兒子回憶父親的文章:一個中國科學家的故事李建榮在人們的印象裏,科學家應該都是象牙塔裏的幸運兒,文質彬彬的科學家們帶著眼鏡,穿著雪白的大褂,在儀表閃爍的實驗室裏做著各種奇妙的科學實驗。這的確是現代科學實驗室裏的景象,而且也的確有很多科學家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裏為科學做著貢獻。
不過我還知道另外一些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下麵是陳受宜姐姐提供他們兄妹紀念父親100周年時懷念父親的文章:永久的懷念-親愛的爸爸潔白的百合花獻給您,父親!陳受鈞陳受宜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十七年了,可是十七年前對我們刻骨銘心的那一刻,永遠都像發生在昨天。
1988年初的那個周末,為了協調動物誌的研究,父親整整2天都在忙著找當事人談話,在此之前他已經感冒好多天了,我們曾勸他去醫院,可他總放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轉載克平、以平、永平懷念父親黃秉維的文章
我們的父親黃秉維黃以平黃永平“上蒼有眼,使我們得天獨厚,有一個最好的父親,此生無憾。”——此念永隨。父親是那樣的平和、寬厚、仁慈、博愛、淡泊。父親是偉大的。我們無從尋找到足以成為“故事”的往事,然而他那從不喧嘩的一世,時間的長河明示了他做人的風範、品格。在幾十年的歲月中,我們經常能觸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下麵轉載趙忠堯的大女兒趙維誌回憶她父親的文章:(原載在解放日報1998-7-24)從長城牌鉛筆到反物質趙維誌看了光明日報刊登趙啟正先生等所著《一位與諾貝爾物理獎失之交臂的人》一文,又引起了我對父親趙忠堯的深深思念。我把父親的論文選集放在書桌上,望著父親年輕時的相片,陷入沉思。父親曾有過怎樣的理想、抱負?年輕的時候為了“工業救國”,他把在國外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下麵是童第周先生的第三子童時中先生提供的緬懷父親和母親“難以忘懷的想念”的最新修改稿:
難以忘懷的想念父親雖已逝去近30年,但他的治學為人之道,卻時時縈繞在我的腦際,久久不能忘懷。
八十年代初,我去天津出差,驚奇地發現在某個企業的一麵牆上赫然寫著“思想要奔放工作要嚴密”二行大字,落款為童第周。當時行程倉促,匆匆把它抄了下來。後來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未竟的事業—憶父親王淦昌王遵明(原載民主與科學2000年第02期)  我的父親王淦昌離開我們已經一年多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似乎仍不時出現在我們眼前,他的聲音還不時在我們耳邊縈繞,扶著他老人家在院中熟悉的小路上散步的情景也曆曆在目地浮現於腦海之中……  在事業上父親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科學家,但在生活上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生活樸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轉載王淦昌先生的小女兒王遵明提供的深情懷念父親的文章:
悼念父親——王淦昌王遵明(原載光明日報1999年1月4日)1998年12月12日,正在美國探親的我從電話中得知父親已於12月10日去世,當時我被這突然的消息震驚了,我沒有想到父親會走得這樣快。1997年8月份爸爸因被自行車撞成股骨脛骨折住院5個月,備受痛的折磨,他以堅強的毅力與醫生積極配合,90高齡仍每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