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尋聲諜報網

救苦尋聲諜報網致力於揭批大紀元明慧網等騙子媒體的網站,歡迎大家前來支持!地址在:http://freshrain.7.forumer.com
博文
我在陋作《吃自家的飯管人家的事,上人不做做下人,長工救度地主》一文中寫了這麽個故事,很多人都喜歡聽:大家知道,黃鼠狼也是喜歡修煉的,一修修好幾百年,就在要修成人身前要經過一個匪夷所思的關口。你會看到那時黃鼠狼常常跑出來跟在人後麵學人走路,有的堂而皇之學人戴頂帽子在路上走,有的甚至會學人掩嘴偷笑。更有創意的,居然拿兩核桃的殼套在腳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言
關於李大師幾乎每次講法都要提到的“舊勢力”這一概念,眾說紛紜,大家都搞不清楚怎麽給其定義,更難以理清舊勢力和大師之間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模模糊糊隻知道是一些“高層生命”。筆者不揣粗鄙,研讀了大師的大量經文,講法,特別整理了大師有關“舊勢力”的內容,希望能從大師隻言片語中認清真相,現在倉促成文,錯誤一定是難免的了,掛一漏萬之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5 03:57:30)
自古修真魔難多
莫隨逆境蕩心波
佛光普照金公樂
法雨欣滋木母歌
義士夢尋新世界
忠魂夜覽舊山河
玄關燦燦賽明月
芳草淒淒意若何
修者滿懷創建新宇宙的理想,不料在網絡中看到的都是象goodid、馬蚊等舊宇宙的沉渣餘孽在大放獗詞胡言亂語,指責修者是共特。
希望修者“愈挫愈奮、鼓勵精神”,不要為暫時的逆境而灰心喪氣。不要被明心、明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大紀元搞的什麽“九評”,曆數GCD的罪惡,好象隻要把GCD給搞掉,中國就沒問題了,宇宙都美好了。這好象就和當年GCD要推翻GMD時的宣傳一樣,說“隻要解放了,便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似乎從此就幸福了,中國人愚昧迷信,是很容易被政客們蠱惑的,為了這空中樓閣無數炮灰前去賣命,為假理而獻身,可最後實際呢?又是誰真的幸福了呢?
如果今天GCD垮了台,由另外60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詩曰:
千古君臣義,顛危不可棄。
熱血須叫灑一腔,屍沉馬革夫誰避。
薪何嫌,預謀徙,敝誓令,立為起。
此身許國家何知,一笑九泉無所悸。
忠不祈,君王鑒,事何煩,史臣記。
男兒自了男兒誌,無愧此心而已矣。
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從今天起,我要個大家講一段帶功評書,名字叫做《李洪誌老師扮演的諸葛亮嶽飛在曆史上和舊勢力做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道德經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後人坐而論道,卻始終搞不清這“道、德”到底是怎麽樣失去的。
“道可道,非常道。”所謂常道,就是說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職位每一種生意每一個角色都有應該遵守的道德標準,都有其真意,甚至連“盜亦有道”。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裏說的道,就是在社會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九評
誰都知道六十年代中蘇大論戰就是以中共方的九篇社論為主,使中蘇關係一觸即發,隨後發生珍寶島事件,這是中共史上乃至國際共產史上的重大事件。國際共產史上工有三次大論戰,一是馬克思和蒲盧東的論戰,二是列寧和托派的論戰,三就是中蘇論戰,都是圍繞著修正主義、機會主義、投機分子展開的。
“九評”對黨文化的塑造意義深遠,我們現在看到的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數月以來,我創辦的救苦尋聲論壇(http://freshrain.7.forumer.com)接連幾次透露了FLG的內部機密消息,包括在其尚未公佈“FLG也是宗教”前一個多月就將此消息傳了出來,近期幾次在歐美的遊行,本論壇也提前半月就披露了具體的時間、地點、人數和路線的安排,最令明慧高層驚恐的是,唐奇居然還能公開大量從不為外人所知的明慧、大紀元內鬥的文章和明慧網的內部官僚指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從七七蘆溝橋事變談慈悲偉大的李洪誌老師
救苦尋聲諜報網(法輪功論壇)ForumIndex»自由發帖區Viewprevioustopic::ViewnexttopicAuthorMessage救苦尋聲
Joined:09Jan2006
Posts:834
Posted:WedAug30,20068:47pmPostsubject:從七七蘆溝橋事變談慈悲偉大的李洪誌老師七律·《蔣介石同誌在1937》
破曉倭酋槍炮隆
國軍從此屬英雄
劍橫玉塞昆侖月
馬渡陰山瀚海風
限共防毛堪偉業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句話說的是:桃子、李子不會說話,但由於本身鮮豔美麗又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的話,不用自己到處吹噓,自然能感召別人。
可是這一句話在所謂的新宇宙中卻肯定會被視為反動的,因為新宇宙講的是要“講清真相”,以後新宇宙的桃子、李子都會說話,整天對行人做廣告,叫嚷道:“我味道很好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