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美人

茗園,有可品、可閑、可醉之意。茗園雖小,亦名不見經傳,但其情其味,真意雋永,渴飲茗汁,悠閑小坐,也可稱作一段家園佳話。
博文
(十五)茶洞的傳說從六曲東岸伏虎岩東行,沿著修竹夾立的石徑拾級而上,過石門穿石洞,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極目四望:南麵接筍峰、隱屏峰、玉華峰群峰拔地;北麵清隱岩、天遊峰、仙掌峰壁立參天。人在洞中,如陷井底,抬頭仰望,但見青天一圍。此乃“崢嶸深鎖”之“茶洞”。相傳這裏就是武夷山第一棵茶樹生長的地方。很久很久以前,武夷山九曲溪畔住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四)西山茶的傳說廣西桂平縣風景秀麗的西山,盛產名茶,據《桂平縣誌》記載:"西山茶,出西山棋盤石、乳泉井、觀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葉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氣芬芳。"傳說,西山有一塊巨大的棋盤石,周圍樹木遮天,是避署勝地,神仙也常來此遊玩。一天,東天大仙和西天大仙來此下棋,雙方商定,輸棋者受罰,對勝者的要求必須照辦。兩人下了很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十三)東坡提梁壺的傳說蘇東坡喜歡喝茶,當時的紫砂茶壺很小,喝了一壺又一壺,很費事。蘇東坡就想做一把大茶壺,因此買來了紫砂天青泥,拍拍捏捏做了幾個月也沒做成一把像樣的茶壺。一天夜裏,小書僮打著燈籠來請蘇東坡去吃夜點心。蘇東坡看著燈籠計上心來,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把燈籠壺呢?就這樣肚皮大大的燈籠壺做出來了,但又光又滑不好拿,於是搓條泥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二)蒙頂茶的傳說"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蒙頂茶自唐朝起就被列為"貢茶",品質優異,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來曆的人卻並不多。相傳,很古的時候,青衣江有條仙魚,經過千年修煉,成了一個美麗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幾顆茶籽,這裏正巧碰見一個采花的青年,名叫吳理真,兩人一見鍾情。魚仙掏出茶籽,贈送給吳理真,訂了終身,相約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一)凍頂烏龍茶的傳說 凍頂烏龍茶的傳說據說台灣凍頂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台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台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一年,他聽說福建要舉行科舉考試,心想去參加,可是家窮沒路費。鄉親們紛紛捐款。臨行時,鄉親們對他說:“你到了福建,可要向咱祖家的鄉親們問好呀,說咱們台灣鄉親十分懷念他們。”林鳳池考中了舉人,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十)碧螺春的傳說 碧螺春的傳說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東洞庭山上住著的一個名叫阿祥小夥子。兩人心裏深深相愛著。有一年,太湖中出現一條凶惡殘暴的惡龍,揚言要碧螺姑娘,阿祥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漁叉,潛到西洞庭山同惡龍博鬥,直到鬥了七天七夜,雙方都筋疲力盡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為了報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茉莉花的傳說 茉莉花的傳說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麽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嚐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嚐。衝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八)白牡丹的傳說 白牡丹的傳說福建省福鼎縣盛產白牡丹茶,傳說在西漢時期,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因看不慣貪官當道,於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母子倆來到一座青山前,隻覺得異香撲鼻,經探問一位老者得知香味來自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來。一天,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病倒了。毛義四處尋藥。一天毛義夢見了白發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七)白毫銀針的傳說 白毫銀針的傳說福建省東北部的政和縣盛產一種名茶,色白如銀形如針,據說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這種茶就叫“白毫銀針”。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帶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宮山上的一口龍井旁有幾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夥子紛紛去尋找仙草,但都有去無回。有一戶人家,家中兄妹三人誌剛、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六)君山銀針的傳說君山銀針的傳說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產銀針名茶,據說君山茶的第一顆種子還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後唐的第二個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時候,侍臣為他捧杯沏茶,開水向杯裏一倒,馬上看到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了一隻白鶴。這隻白鶴對明宗點了三下頭,便朝藍天翩翩飛去了。再往杯子裏看,杯中的茶葉都齊嶄嶄地懸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