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6-10-22 15:24:34)

(一)廣州—河內—芒街 近年很多以前在越南居住的華人陸續返回越南,旅遊觀光的,探親訪友的,投資做生意的,什麽原因的都有。稍早前,筆者也加入重遊舊地的行列,到中越邊界的芒街住了幾天。此行雖然時間不長,但多少總有一些值得記下來的見聞。我是路經河內機場入境的,在此不妨就從那兒說起。 晚上十一點四十五分,我乘搭的廣州--河內航班抵達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2 15:09:42)
口述曆史作為記載重大曆史事件的方法,在西方國家的曆史研究和檔案保存部門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少院校的人類學或社會學係也把基層采訪視為搜集資料的重要手段。為挖掘原質素材,相關人員通常要深入基層,直麵事件的親曆者,聽取目擊者的陳述,了解事發因緣及過程,然後才作出分析和評點。但在過去,曆史記載往往被人們認為不夠客觀,因史料多由勝利者或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2 06:40:29)
大約在十年前,長者關注組織(AC)曾給我推薦過一位陳姓老人。陳先生雖是耄耋之年,但舉步穩健,歲月好像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陳老就來到英國;他是我在倫敦所碰見過的來英最早的中國移民之一。旅英六十餘年,陳老可以說是滿腹故事;可惜這些故事我還未來得及“發掘”,老人就因病離開人間。第一次與陳先生見麵,我就覺得他與眾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10-22 06:37:58)
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北越部隊攻入西貢,南越政府崩潰,成千上萬南越居民逃奔怒海,登陸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鄰國。三年後,越、柬邊境武裝衝突升級,導致本來裂痕累累的中越關係迅速惡化。其間,越南政府勒令中越邊境的華裔居民遷離,同時捉拿並關押河內華僑知識分子若幹人,控告他們參與反動活動。越南北方的難民潮從此拉開序幕,幾十萬華人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2 06:36:18)
裏約風景美如畫五洲健兒聚一家浪裏白條看花旗百步穿楊數中華奧運聖火照萬家四海彩旗飄天下公平競賽論友誼和平世界傳佳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22 06:34:40)
南疆寒夜雨 北國雪花飛 長夜聽三更 故園夢依稀 同窗一時別 歲月存記憶 故友賀新年 四海賦新詩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19 00:45:21)
悠悠蕩蕩 你朝著東方,流淌 告別了十萬大山 客家山歌的故鄉 鬆竹曼舞 白雲輕颺 你蜿蜒百裏疆土 一往情深,注入海洋 狂風,猛獸 山洪,巨蟒 你載著沉重的歲月 激浪飛濺在橋柱上 多少故事崢嶸 多少世紀滄桑 你見證界碑沉浮 幾許風雲突變的邊疆 你穿過無聲的黑夜 讓舢板重見粼粼星光 你迎來東方的晨曦 讓兩岸雄雞共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0-16 13:45:38)
我一九一三年在廣西出生。一九二三年,我在南寧的一所小學讀書,幾年後升中學;初中畢業後我繼續升讀高中,那時我基本還是個十多歲的大孩子。高中畢業後,我考入駐在南寧的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又在那裡學習了三年。一九三零年我完成這個相當於高中水平的師範課程時,還不滿二十歲。一九三五年(民國24年),我前往廣州報名入讀軍校。本來軍校學習的課程也要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10-08 06:57:53)
前不久,在巴士站等車時,偶然碰見熟人崔先生。巴士在站前停下時,老崔牽著一個約兩、三歲的小孩子從車上走下來。老崔說小家夥是內孫子。“安你哈西油!”聽他這麽一說,我便用朝鮮話跟小孩打招呼,但他似乎聽不懂,沒回應。也許我的“瘋狂”朝鮮話走了調,於是改用中文再喊:“小朋友,你好!”立刻,小孩開口,長長的回了一聲:“叔叔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10-07 16:34:12)
第一段:在路上在德國法蘭福克機場,早上十一點了,中轉航班候機室還是冷冷清清的,服務台不見人影。想去谘詢一下相關消息,卻苦無相助。獨自坐在一條長椅上,我靜靜地等候下午去上海的航班,然後轉機前往南寧,再乘大巴落邊城東興。正想合眼養神時,前邊出現一個五十開外的亞裔男子,拉著一大包行李,向我的方向走來。“老兄,你也去河內?”在長椅的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