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在父親母親相識到結婚這段時間,新中國一邊在抗美援朝,一邊在抓緊恢複性建設,同時還開展鎮壓反革命和“三反五反”運動。 母親回憶說,鎮壓反革命主要是公安部門的事,並沒波及到別的部門,隻是號召人民群眾檢舉揭發,街上也出現很多鎮壓反革命標語口號。所謂的反革命主要就是國民黨埋伏下來的特務和潛藏的土匪叛徒以及與國民黨勾結的反動會道門組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31 08:47:43)
東北菜給人的印象是不講究,其實不然。不講究的菜沒有好吃的,即使如東北人的家常菜酸菜白肉也是一樣。千家酸菜千家味,真正好吃的酸菜白肉一定是很講究的。 講究從醃酸菜開始。我家醃酸菜都是挑幫長葉小的大白菜,如今我在法拉盛買的東北酸菜都很長的葉子,燉出來的酸菜湯看著就不清爽。酸菜不能醃的太鹹,太鹹了酸菜味就差了,也不能太淡,太淡很容易腐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當時的市郊合作總社隻有兩個負責業務的經理部,一個叫供應經理部,一個叫供銷經理部。供應經理部隻負責向農村提供生產資料,比如馬、牛、犁杖、車輪子,大車這些農具,供銷經理部則是收購和銷售農民的手工產品,比如麻繩、麻袋、草袋子等等生活生產用的物品。 母親被分在供銷經理部,很快被提拔為一個業務股的股長,屬於級別最低的幹部,那年母親十八歲。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喜歡唐靜安的文字,是因為她的文字直白簡練,而且用詞精準,沒有廢話。比如小說《朱小紅》就是個很好的範例。 小說的開場就直入主題,一點不囉嗦。“我在秋風中河邊的樹下坐著,看了幾段時事新聞,想起朱小紅來。”。 這種筆法感覺像讀魯迅的小說,一句話就把人帶入一種沉重的氣場中。讓人不得不讀下去。 對第一次見到朱小紅的情景描寫,顯露出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張國強和何冰都是我非常喜歡的男演員,倆人都是正經演技派。在張國強和殷桃及孫海英演的電視劇【無賊】中,張國強把一個職業扒手演的活靈活現,那眼神一看就是賊溜溜的。而在【士兵突擊】中,他演的連長則英姿颯爽,一身英武氣。他和何冰都是那種演啥像啥的好演員。 在【分界線】裏,他飾演的是一個靠送水為生的下崗工人,為了給女兒治病,鋌而走險,搶劫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50年11月初,正在蘇家屯做支前工作的農委宣傳隊接到通知,立即交接工作,返回農委接受新的任務。原來是市農委決定成立市郊供銷合作總社,母親所在的宣傳隊的人大多數都被吸收到新成立的市郊總社裏。其實那時宣傳隊已經走了很多人了,母親回憶說,修機場的時候怕苦走了幾個人;搞土改糾偏時也有人受不了每天都要風吹日曬地丈量土地而走掉了;抗美援朝後又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是個美劇,雖然隻有六集,但劇情緊湊,比垃圾劇十二集的內容都豐厚。該劇是以美國一真實案情改編的,讓我驚訝的是,劇中演員竟然與真實案例中的人長得酷像。尤其那個連環殺手演員,長得簡直和真實殺手一模一樣。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一個毒販被抓後,被人誘騙主動認罪,以為可以輕判,沒想到在法庭上還是被判了十年徒刑。這讓他怒不可遏,十年對他來說無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母親講,土改糾偏之後一段時間,農民真是全心全意支持共產黨,熱愛新中國的。這在之後的抗美援朝中充分體現出來。同時,沈陽城市的治理也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黃賭毒被全麵禁絕,禍害東北近百年的匪患也被掃除殆盡。妓女們進了培訓班掃盲,接受革命價值觀的教育,學習勞動技能。毒販都被懲處,吸毒者被送去戒毒。流散在市內的乞丐也都被收容發回原籍。城市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宣傳隊最活躍的是陸平陸叔叔。陸叔是陳雲帶來的四千名幹部之一,老家在黑龍江,很小就參加了北滿解放軍,屬於部隊裏的紅小鬼。陸叔在軍隊裏是宣傳員,負責宣傳鼓動工作。母親說,那時陸叔戴個杜魯門帽子,穿個美軍馬甲,扮演美國鬼子,部隊行軍時有掉隊的戰士,他就過去跟他們握手。戰士不願意跟美國鬼子握手,就趕緊往前跑。他就是用這個辦法讓掉隊的戰士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打開門後,隻見來人抖落身上的雪花,摘下狗皮帽子對郭玉芹說:你不認識我了?我是你李老師啊。郭玉芹仔細一看,可不,這不是班主任李老師嗎。看著郭玉芹疑惑的樣子,李老師解釋說:我本來是共產黨,在學校時就想發展你入黨的,可後來被委派別的任務就離開了學校。現在沈陽解放了,軍管會和黨組織委派我參加沈陽的城市接收和政權建設工作,政府工作特別多,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