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時代、舊書該扔還是不扔?
AI 給出如下答案
一、AI 時代到底該扔什麽?
扔的姿勢:
-
拍照 + OCR → 放雲盤/本地 NAS,文件名含“[已數字化]”。
-
列“可扔清單”。
-
賣/送/捐 → 換咖啡錢或公益積分。
二、AI 時代堅決不扔什麽?
留的姿勢:
-
建“核心書牆”(1~2 米寬,拍照做目錄)。
-
其餘放 可移動書箱,標“2030 前不翻可捐”。
-
每年 “書之夜” 全家投票,保留率不超過 5%,其餘數字化或送人。
三、子女教育:紙質書 vs AI,怎樣雙贏?
給孩子立一條家規:
“任何知識都要先在紙上‘摸’一遍,再讓 AI ‘飛’一遍。”
四、馬上能落地的“和平協議”(周末執行)
-
今天晚上:
-
先生挑 30 本 “此生不離”的書,拍照上牆。
-
太太挑 30 本 “明顯可數字化”的書,先生 3 天內掃完。
-
-
下周六:
-
一起把“可扔箱_DEBUG”拿去社區圖書館捐書角,換捐書證書貼冰箱。
-
-
下次 Yard Sale:
-
帶 100 元預算 + 空書包,先生挑書前必須先問:“這本書 5 年後我還會翻嗎?”
-
太太負責拍照,回家先放“觀察區” 14 天,過期未翻 → 自動數字化。
-
-
給孩子的小任務:
-
讓孩子用 AI(ChatGPT/Grok)給每本留下的書寫 1 句“為什麽爸爸/媽媽愛它”,打印貼書脊,既是家庭記憶,也是 AI 實踐。
-
五、一句總結
“扔”是給空間讓路,“留”是給記憶留根**。AI 是管家,不是主人;紙書是根,不是包袱。**
把“扔/留”變成全家每年一次的儀式,就從吵架變成約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