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實力最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對戰列艦,結果卻出人意料

來源: 2020-04-26 11:48:2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二戰中實力最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對戰列艦,結果卻出人意料

 

深度

摘要: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曆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麽回事情樣?

*****

 

這是二戰中實力最為懸殊的海戰,護航航母竟然和堅船利炮的戰列艦不期而遇,海戰的經過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戲劇性,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這場被譽為美國海軍曆史上最輝煌篇章的海戰究竟是怎麽回事情樣?

1944年10月25日拂曉,離日出還有幾個小時,位於菲律賓薩馬島以東海域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第77特混編隊第4大隊第3分隊的護航航母就已經開始忙碌起來了。分隊司令克裏夫頓·斯普拉格海軍少將早早來到旗艦“方肖灣”號(USS Fanshaw Bay,舷號CVE-70)護航航母上的作戰指揮中心,監聽飛行員們和航母以及飛行員之間的無線電通訊,在必要時候他也會直接通過無線電指揮飛行員們。

*****

 

圖: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第77特混編隊第4大隊第3分隊司令斯普拉格海軍少將

在第77特混編隊第4大隊的三個分隊中,第3分隊是位置最北麵的,也就是最接近日軍栗田艦隊要通過的聖貝納迪諾海峽。而在美軍的整體作戰計劃裏,萊特灣南麵的蘇裏高海峽是由金凱德的第七艦隊負責把守,北麵的聖貝納迪諾海峽是由哈爾西的第三艦隊負責守衛。而且第七艦隊得到通報,第三艦隊已經在昨天下午將栗田艦隊打得落花流水狼狽潰逃,當晚奧登多夫的艦隊又在蘇裏高海峽給了從南麵來犯的日軍西村艦隊極為沉重的打擊,所以第3分隊認為自己是處在最安全的大後方。

第77特混編隊第4大隊是第七艦隊的護航航母部隊,是美軍岸基航空兵進駐萊特島機場之前,保護整個萊特島、萊特灣地區上空安全的空中力量。他們不但要負責為萊特島上的地麵部隊提供空中支援,而且要為整個艦隊提供防空和反潛警戒,還要對外圍重要航道進行偵察,監控日軍艦隊動向,所以任務非常繁重。

25日一早,第3分隊按照計劃就要在日出前後起飛12架F4F“野貓”戰鬥機為萊特島上的地麵部隊提供空中掩護,還要起飛4架F4F“野貓”戰鬥機和8架TBF“複仇者”魚雷機攻擊萊特島上的日軍陣地,再要起飛8架F4F“野貓”戰鬥為第3分隊提供空中警戒,最後還要起飛2架F4F“野貓”戰鬥機和4架TBF“複仇者”魚雷機進行反潛巡邏。由於護航航母上的地勤人員出色工作,僅僅隻用了半小時就完成了這些艦載機的起飛,當天的第一波戰鬥部署大功告成,結束了各自工作的水兵們有的回鋪位休息,有的去餐廳吃早飯。

比爾·布魯克斯海軍少尉是“聖洛”號(USS St.Lo,舷號CVE-63)護航航母的“複仇者”魚雷機飛行員,他在5時45分起飛,此時距離日出的6時27分還有四十多分鍾,而且由於正值雨季,空中很多積雲,天亮的時間還要晚一些。

*****

 

圖:最早發現日軍艦隊的飛行員布魯克斯

開始巡邏飛行不久,在距離航母西北方向大約30多千米,布魯克斯突然發現海麵上有十多艘軍艦正在高速行駛!這一定是哈爾西的第三艦隊,後座的炮手喬治·唐斯也看到了軍艦,他禁不住喊道:“謝天謝地!這是我們的艦隊!”但很快布魯克斯心裏犯起了嘀咕,怎麽沒有看到航母,哈爾西的艦隊必然是有航母的,而且這些軍艦的輪廓也不太像美艦,畢竟布魯克斯是受過嚴格的日美雙方主要戰艦輪廓和航跡的識別訓練。他隨即降低了高度,想更仔細地看個清楚。塔式桅杆——那可是日軍大型戰艦所獨有的外部特征,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日軍戰艦!布魯克斯的心猛然沉了下去,就像要證實他的判斷,日軍戰艦的防空炮火向“複仇者”猛烈開火,機身周圍立即布滿了高射炮爆炸的黑色煙團,布魯克斯猛踩油門,發動機驟然發力,衝過了防空火網。但是他此刻更擔心的是第3分隊的安全,因為日軍艦隊距離第3分隊還不到35千米了!也就是隻有一小時的航程了!!

布魯克斯立即呼叫“聖洛”號護航航母:“在艦隊西北方向35千米,發現日軍水麵艦艇編隊,4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以及10艘驅逐艦,航速20節,正向我艦隊駛來。”——此時是25日6時47分。

無疑,布魯克斯發現正是日軍栗田艦隊,由4艘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組成的強大艦隊,布魯克斯報告基本沒有太大的出入。斯普拉格第一時間收到了這份報告,但他顯然根本不相信,他認為飛行員看到的可能是哈爾西的戰列艦部隊第34特混艦隊,而這個愚蠢的飛行員打破了無線電靜默,反而暴露了第3分隊的位置。斯普拉格忍不住在無線電對這個飛行員冷嘲熱諷了一番,還要他報出名字。

布魯克斯對於無線電另一頭傳來的譏諷十分不滿,他不知道這些話是出於一個海軍少將還是海軍少尉,但這些話是真的刺激到了他。於是他駕機再次靠近日軍艦隊,自然又激起了一陣猛烈的高射炮火,他打開無線電開關,將隆隆的炮聲傳了回去,然後更明確地報告:“我看到了塔式桅杆,還有日軍的太陽旗,而且我發現的這艘戰列艦是我見過的最大的戰列艦。”

*****

 

圖: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其實,早在6時36分,第3分隊的無線電裏就監聽到了日語對話,但從無線電監聽人員到斯普拉格,都沒有意識到這是日軍艦隊已經逼近了,都以為隻是萊特島上的日軍在進行無線電幹擾。

斯普拉格這才明白自己遇到了怎樣嚴峻的局麵,第3分隊包括6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和4艘護衛艦(美軍稱為護航驅逐艦),其中護航航母和驅逐艦的主炮是127毫米,最大射程1萬米,炮彈重量40公斤,而日軍4艘戰列艦,裝備的是356毫米、406毫米和460毫米主炮,射程超過3.2萬米,炮彈重量超過1噸!127毫米炮根本無法擊穿戰列艦厚實的裝甲防護,火炮對戰毫無勝算。雖然驅逐艦也裝備對戰列艦有致命威脅的魚雷,但魚雷最大射程不到1萬米,這也就是說如果驅逐艦要想發射魚雷,就必須要冒著日艦的猛烈炮火接近到1萬米距離,在日艦炮火下衝過2萬米距離,基本上就是自殺了。護航航母雖然有艦載機,但主要擔負對地攻擊和反潛作戰任務,主要裝備高爆彈和深水炸彈,隻有少量穿甲彈和魚雷,而且飛行員大都沒有接受過對艦攻擊的訓練,即使有穿甲彈和魚雷,也很難取得戰果。

而第3分隊核心力量的6艘護航航母,和第三艦隊的艦隊航母、輕型航母截然不同,都是按照民船標準建造的,滿載排水量10200噸,艦載機隻有區區28架,武備隻有1門127毫米炮、4座雙聯40毫米高炮和12門單管20毫米炮。最大航速隻有19節,和日軍的戰列艦巡洋艦對戰,可以說是打打不過,逃逃不掉,實力懸殊,甚至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在美國海軍裏,“護航航空母艦”(Escort Aircraft Carrier)是為了縮短建造時間,是按照民用船隻標準建造,船體結構、原料、管線都是采用民用標準,更沒有裝甲防護,所以美國海軍水兵就給護航航母起了很多綽號,如“吉普航母”、“西紅柿罐頭”等,來形容護航航母是沒有裝甲防護的薄皮大餡。由於連最重要的燃料艙和彈藥艙也都沒有裝甲保護,所以水兵就把護航航母的艦種代號CVE說成是“易燃的、易受攻擊的、可犧牲的”(Combustibl Vulnerable Expendable,首字母縮寫同樣是CVE),現在看來,這個玩笑式的定義竟然一語成讖,再貼切不過了。

*****

 

圖:采用民用標準建造,沒有裝甲防護武備羸弱的護航航母

第3分隊的7200名官兵很清楚自己所麵臨的處境,正如“塞繆爾·羅伯茨”號護衛艦艦長鮑勃·科普蘭海軍中校對全體艦員所說的那樣:“我們遇到了一支極為強大的敵軍艦隊,他們擁有4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以及十多艘驅逐艦。這將是一場敵眾我寡實力懸殊的戰鬥,不要抱活下來的希望,隻有盡我們所能,給敵軍以最大的打擊!”

美軍的3艘驅逐艦和4艘護衛艦迎著日軍戰列艦、巡洋艦的猛烈炮火,勇敢地發起攻擊,以掩護護航航母撤退。雙方戰艦在噸位上、火力上的懸殊差異,這場海戰的結局似乎是毫無懸念的。

……

但是,到了9時11分,“夥計們,他們跑了!”——“方肖灣”號護航航母上的瞭望突然大喊起來,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結果,斯普拉格這樣回憶:“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看上去日軍艦隊確實是在撤退。盡管如此,直到收到在空中的飛行員一連串的報告後我才相信了這個事實,但我還是不能把這個事實印入已經被擊落戰鬥麻痹的大腦裏去,我曾經預料,就是打得再好,這個時候也該在海裏喝水了。”

斯普拉格此刻的心情是“就像一個被判了死刑的人,在臨刑前幾分鍾,突然聽到停止執行的消息,盡管不知道是死刑撤銷了還是暫緩執行。”不管怎樣,望著逐漸遠去的日軍艦隊,第3分隊爆發出了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他們確實有理由這樣來慶祝自己的勝利!

正如著名的美國海軍戰史學家賽繆爾·莫裏森所說的:“在薩馬島海域,10月25日早晨7點30分到9點30分兩個小時裏,第七艦隊表現出來的勇敢、膽識和魄力,是在美國海軍曆史上最為輝煌的!”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有著“蠻牛”外號的勇將哈爾西也對薩馬島海戰的美軍給與了高度評價:“我希望你們能認識到,在那天,你們譜寫了美國海軍曆史上最輝煌的篇章。”

*****

 

圖:向萊特灣進發的日軍栗田艦隊

一兩千噸,主炮隻有127毫米的驅逐艦、護衛艦,和有著幾萬噸排水量,主炮都是203毫米、356毫米406毫米甚至460毫米的戰列艦、重巡洋艦交戰,將是怎樣的慘烈和悲壯?

最大航速隻有十幾節,沒有任何裝甲防護的護航航母,又是怎樣從戰列艦、重巡洋艦的炮口下逃脫?

最終,在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海戰中,美軍這支小艦隊隻有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和1艘護衛艦被擊沉,這仗到底是怎麽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