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與真相

來源: 2016-07-04 16:26:5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不久前,在城頭讀到一則社會新聞。哈爾濱市下起了大暴雨和冰雹,有民眾看到下麵一幅場景:放學時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正吃力背著讀中學的孫女回家。這張照片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許多人痛批奶奶太過溺愛、孩子不懂事。不可否認,大家見到的都是事實。但是事實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麽呢?照片中的女孩心髒天生的就有問題。因她體弱多病,本學期多次請假休養,沒上過幾天課。但是她非常懂事,成績也不錯。複學那天,正好碰上生理期,身體相當不舒服,想提前回家,奶奶則希望她能再撐一會兒。放學時,外麵下起大暴雨,奶奶擔心她身體撐不住,才主動背她,“開始孩子還不肯”,走過積水馬路後就把她放下了。女孩本人在微博上寫道,她很不願意發生這種事,但醫生再三叮嚀身體不能著涼,加上拗不過外婆,“希望大家理解真相,這樣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親曆、親睹無數事實,而這些事實,有時卻不一定代表真相。在科學技術乃至醫學發展史中有無數這樣的例子。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自由落體這個經典例子。自由落體運動是指隻受重力作用的均勻加速度運動過程。現在,隻要學過中學物理的都知道:在地球上相同位置與相同高度,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相同,均為g=9.81M/S2,與質量無關。可是偉大的古希臘科學家亞裏斯多德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這難道不符合觀察到的事實:一根羽毛與一隻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鐵球比羽毛先著地。亞裏斯多德的結論錯了嗎?兩千多年後,同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大膽提出了質疑。據他的學生維維安尼的《伽利略生平的曆史故事》一書記載,在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自由落體實驗。他將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球同時落地。現在,我們知道一根羽毛與一隻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鐵球比羽毛先著地,是因為空氣的阻力對於鐵球太小以至於可以忽略不計的,而對於羽毛則不能不忽略不計。正是因為空氣的阻力,使得鐵球與羽毛不能同時著地。隨著真空技術的發展,鐵球與羽毛同時著地得到了實驗驗證。下麵4分半鍾的一段視頻,顯示在沒有空氣的狀態下,鐵球與羽毛同落地。至此真相大白:就是在地球上相同位置與相同高度,自由落體的加速度相同,與質量無關。

可見,從觀察到的事實到得出真相結論是需要嚴密的論證。否則,親曆、親睹的事實也許會引我們誤入歧途。華盛頓時代,放血療法在西方盛行一時。許多病家、醫生都親證放血的治療效果,但是真相卻是嚴酷的:放血的死亡率比不放血的死亡率更高,放血療法並不能帶來病家、醫生感受到的醫療效益。放血讓病家自覺好轉不過是安慰效應,或是其他因素……

正是對於探索真相有著孜孜不倦的熱情與勇氣,使現代醫學不斷的發展。洋地黃是一味地地道道的草藥,但同時又是現代醫學史上一劑重要的強心藥。它是威瑟靈醫生在一位心衰患者使用的由20多味草藥組成的民間藥方裏篩選出來的。威瑟靈醫生花了10多年研究了它的適應征、安全劑量、副作用等後,在1785年發表了《論洋地黃》。1874年,優秀的藥物學家施密德伯格從洋地黃中提純了洋地黃毒甙,並證明是有效的強心成份。現代臨床上常用的強心藥地高辛,就是從毛花洋地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比草藥洋地黃在劑量上的使用更容易掌握,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其後,在合成中,又發現其前體物西地蘭起效快,不易蓄積,成為良好的急症用藥。

在中藥裏,附子與洋地黃一樣都能治療心衰,而且在容易中毒這方麵也非常相似。可惜,在現代醫學把洋地黃發展到洋地黃毒甙、地高辛、西地蘭的過程中,我們中國人隻是沉醉在李可等個別老中醫把附子應用的出神入化中。其他的醫生則是以一種高山仰止、頂禮膜拜的方式崇拜著一種傳奇。似乎沒有人想到去探索附子強心背後的真相,及利用這真相進一步發展出更安全、有效、更容易讓普羅大眾掌握的治療方法。

我不得不佩服我們對生命、權威、經典以及一切神秘事物的“敬畏”之心。這種“敬畏”之心使我們不敢揭開籠罩在事實上的神秘麵紗,甚至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去揭開這神秘的麵紗。我不知道這種“敬畏”是不是根植在我們的文化與傳統之中。但我知道,就像我們不再敬畏河伯、雨師,要靠天吃飯一樣,當我們不再寄希望於君主的聖明帶來治世、盛世,而是人人都確信我們的製度能保障領袖及其領導的公正與公平,那麽中國就有了真正的安全、有效、能讓普羅大眾掌握的強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