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由春晚想到中西醫

來源: 2010-02-15 08:03:2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首先向斑竹和各位朋友拜年,祝各位身體健康,生龍活虎。
看了春晚,也看了評論,罵聲不少。歌唱類哪個節目最好?喜歡小虎隊和王菲的多一些,老杜頗不以為然。順便想起這裏由來已久的中西醫爭論,趁著總統節休息股市也不開,閑聊幾句。
我最喜歡意大利美聲唱法,這是文藝複興,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西方“古典”音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典”打了引號因為它不是真正古老,比起咱的韶樂年輕多了。建立在精密的製造業的基礎上的西洋樂器使得演奏的音準,音域,音色等都大大提高並標準化。可以說,音樂科學化了。聲樂也受到影響。美聲唱法也是一種科學的唱法。
憑什麽說美聲是科學,你要好好看看這裏一位網友推薦的林俊卿的書和報告。最近剛看了一本協和談往錄,才知道林教授是老協和出身。這種發聲方法是根據人類聲帶的構造,通過控製有關的肌肉,最大限度地發揮聲帶的功能而又避免出現疲勞和病變。對比幹嚎的原生態唱法,喊出來的秦腔,抽大煙後才能發揮正常的京劇(餘叔岩)等(不了解美聲唱法以前的歐洲原生態),科學了多少倍。不少京劇演員,如李少春,會患聲帶小節,李做過多次手術,是林大夫的病人。為什麽,就是因為發音方法不科學。外行總認為歌唱靠天生的嗓子,但是林大夫認為普通人經過訓練都能夠輕鬆唱到High C。在傳統戲曲演員中,他隻看到一位發聲方法好的,是唱昆曲的,姓侯。
為什麽很多唱美聲的可以唱到老?如臧玉琰老先生,一頭白發但聲音絲毫不差,就是因為發音科學。
西醫像美聲唱法,把人體視為機器,講實證科學。
目前中國所謂民族唱法的主流是用美聲方法唱民歌,代表者是胡鬆華及其學生還有就是金鐵麟教授教出來的一大批當今的民歌巨星(彭麗媛等)。這好像是中西醫結合。
既然美聲是科學,不科學的唱法就應該消滅,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我的感覺是西方的古典音樂雖然還有很大的市場,但是在走下坡路,我們這疙瘩一個古典音樂電台拿不到捐款被迫變成了鄉村音樂台。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流行音樂都是年輕人的最愛。
我鄙視靠臉蛋的歌手,但有什麽辦法。90年代初我和一在校大學生對話,他說台灣香港的三流歌手要強過蔣大為等中國歌唱家百倍,我氣得很不得扇他一耳光,從音準,音量,音質看,那些俗不可耐的流行歌手都不及格。很多人根本不識五線譜,甚至簡譜也不會。但這是潮流,我自己喜歡古典音樂,沒有辦法強迫別人喜歡。
西醫和中醫大概也是這樣,決定的因素是市場。隻要有人喜歡,願意去看,不管是否科學,都會存在發展。
結論,不要再爭論了,尤其不要爭論基本原則,就事論事好了。愛中醫別一看西醫就氣,喜歡西醫的別一見中醫就罵。
一團和氣,恭喜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