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與農民作家的層次?<讀ft文有感>

來源: 2012-12-08 14:30:1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誰高誰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抽象的東西就一定高深,實在的東西就一定低淺?高行健與莫言都在用文字講自己以及身邊人的的故事,一個把思想呈現於內心的追求自省裏,一個把思想隱於筆下的人物事件中。一個簡潔含蓄,一個魔幻鬼迷,風格不異,各有千秋。高的諾貝爾演講更象論文,論題是<什麽是文學?>. 題目不新鮮,但見解新鮮。莫的演講就是講故事,故事主題歌頌母親不新鮮,但歌頌的內容實實在在,新鮮感人。都讚同文學是作者的自語,表達的是人性,不應成為政治的人質。但高的演講因大談文學與政治的關係,反而違其初衷,說教味太濃。而莫的演講迴避政治,隻講人的故事,反而人性味更濃。再想想各自處境,高的代表作<㚑山>的含蓄與那個壓抑時代有關。而莫隻講故事的演講風格也與人在體製內有關。另外,高謝接納他的法國,莫頌養育他的母親,這也是一大區別。

就我個人口味,我喜歡靈山。它經讀。每讀一次,心靈感應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