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一下為什麽這些年來中小股指數的增長率落後於大股票指數
在互聯網技術發明之前,美國壟斷性企業不多,供電供天然氣供水被政府嚴加管理。洛克菲勒石油公司被分割,ATT被政府分割,給中小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自從互聯網技術出現後,網絡技術有天然的形成“自然壟斷”的環境,互聯網領域的公司,老大基本上都形成了壟斷。因為手指頭一點,就去了最出名的網站。如果手指頭一點就可以去看全世界最好的那個醫生,去那個最好的飯館,就能找到全世界最漂亮的那個姑娘或者小夥子的話,那就沒有剩下那絕大多數人什麽活路了。
而新時代,政府的監管落後於技術發展,或者說政府官僚和法官根本不了解最新的技術,尤其是網絡壟斷背後的邏輯。一點點小手段,就讓可以讓試圖競爭的小公司活不下去。但是監管部門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加上最近這些年大公司們學精了,它們不直接買公司,而是直接買license,加上把管理層和高級別技術團隊拿走,剩下初創公司的空殼在那裏做幌子。
這就造成了科技股的7-8家巨無霸公司,它們把水裏麵的氧氣都suck 完了,小魚們很難快速成長。你看看標普500成分股指裏麵,7-8家巨頭占了過高比例就知道了。去除掉這7-8家巨無霸,其它企業的總市值其實增長很少。
這個問題其實基本無解,短期看不到。人工智能技術也有這個問題,很明顯具有天然壟斷特征:如果GPT總是給我提供了最佳答案,我為什麽要省一點點錢去用比它差的?而且,這種人工智能,是用的人越多,它積累的數據就越多,就變的越聰明,那麽還有別的競爭者的生存空間嗎?
最後補充一點,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人,你選擇行業老二老三老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