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高橋馬鞍固定身體。最早的馬鐙是北朝馮素弗墓出土的,漢代還沒有

來源: 2022-01-24 12:04:0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而且馮素弗墓出土的馬鐙是單隻,不是一對,作用更多是幫助上下馬,而不是作戰的時候固定身體。所以,古希臘羅馬時代,帕提亞帝國時代,亞曆山大的夥伴騎兵,匈奴,西徐亞這些古代遊牧民族,都用騎兵大規模作戰。中國曆史上,比衛青霍去病更早的項羽,也是騎兵作戰的高手。但這些人都還沒有馬鐙。所以騎兵在那個時代,在跟步兵的衝突中,威力比後世小,但已經有了輕騎兵(主要作戰方式是騎射)和重騎兵(主要作戰方式是衝擊)的分工,隻是重騎兵更多運用高橋馬鞍等方式固定身體,而且的確不能衝擊得太厲害,否則自己會掉下馬去。不要說衛青霍去病,跟他們同時代的遊牧民族薩爾馬特人重騎兵作戰,史書上明確記載了用長矛衝擊,但薩爾馬特人早期還是沒有馬鐙的。所以騎兵真正在麵對麵跟步兵對戰的時候,馬鐙發明之前,占不到太大的便宜。直到公元4世紀前後,馬鐙在東西方幾乎同時開始出現並大規模用於實戰,騎兵才開始在戰術上對步兵占有優勢。在中國曆史上,這是五胡亂華的事情,在歐洲軍事史上,是378年的阿德裏安堡戰役。

所以,漢代衛青霍去病跟匈奴之間打仗,需要騎兵,並不是說騎兵擁有對陣步兵時的戰術優勢,還不如說是因為地域太廣,補給困難,出於機動部隊和補給的需要,隻能用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