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Roma) 是愛 (Amor) 的反寫體。住宅內的家庭故事與社會的發展環環相扣,其中的各種隱喻堪稱神來之作。

來源: 2020-11-24 07:18:3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能夠用一部作品來紀念自己的童年時代,是很多人曾經有過的願望。導演阿方索·卡隆做到了。這部以自己兒時居住街區作為名字的電影,把個人記憶同時代的大背景結合得天衣無縫。住宅內的家庭故事與社會的發展環環相扣,其中的各種隱喻堪稱神來之作。

羅馬(Roma) 是愛 (Amor) 的反寫體。在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裏,愛的主題貫穿了電影的始終。片尾,保姆一步步向屋頂走去,暗示著她人生的蛻變與升華。作為觀眾的我們,也難免受到感染,心裏難免有那麽一絲悸動,關於生活,關於社會,關於愛。

一份個人的童年回憶,能做到如此,可謂足矣。

 

【看點】電影。歡迎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k5ardxy4gKXUbniYkR0Rw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