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能拍出《寄生蟲》嗎?

來源: 2020-02-14 19:23:4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今年奧斯卡冒出一匹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黑馬-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得四項重量級大獎。做為導演的奉俊昊成為這屆奧斯卡的風雲人物。他的導演編劇的功力自不必說,但是韓國這片彈丸之地,為什麽能製做出奧斯卡戛納一流電影節認可的電影?中國頂級導演的夢想就是能獲得奧斯卡大獎,但乞今為止,除了台灣的李安沒有第二人。

中國大陸的地理麵積和人口總和大約是韓國的幾十倍以上,而且中國人聰明勤奮也是世界聞名的,但在電影藝術成就上,中國似乎還不及台灣香港和日本。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最輝煌的時期應該在九十年代左右,張藝謀的《活著》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金棕櫚獎,並且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但此後再也達不到那種輝煌。

奉俊昊1969年出生,在他十幾歲的時候,韓國就廢棄了電影審核製度,導演編劇們可以天馬行空自由創作,隻要作品出色,就會得到大眾認可欣賞。他們可以表達承現最尖銳,最人性化的事件觀點。針砭時弊,挖掘人性,重審曆史等等,從來不是需要回避的主題。他們不需為電影主題不是政府要宣揚的所謂主旋律而擔心電影被庇,也不會無奈之下拍些抗日抗美神劇,他們不會擔心電影在審核後被剪輯的麵目全非,隻因為它不夠“正能量‘’.....在這種自由的空間裏,導演編劇極盡所能,把自己的藝術創造發揮到極致,所以才有現在韓國電影的多元化,商業化和藝術性。奉俊昊隻受過兩年正規電影學院的教育,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自己編劇。他的成功來自自身修養和天才,但也來自韓國鼓勵自由,尊重藝術的創作氛圍。

薑文因為《鬼子來了》被禁導五年,張藝謀的《活著》至今在大陸不得公映,陳凱歌在《霸王別姬》後有如爛片之王。雖然商業大片有時會讓電影人賺得錢鈸滿滿,但電影的藝術性和深刻性應該是電影人想追求的更高層次目標。如果禁錮滿滿,創做空間狹小,如何做到兩者兼得。《寄生蟲》的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並舉,奉俊昊也成為亞洲同時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編劇的第一人。中國導演們大概隻有暗地裏黯然神傷了--對不起,你們之中不乏優秀大師級人物,隻是審核製度象個緊箍咒,把你們困住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