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椰奶航線 大溪地之一
在我的夢想裏。我是一個赤腳的大男人。踩在一隻白色的帆船甲板上,駕駛一隻雙桅杆的帆船,在無邊無際的藍色大海裏,一個人乘風破浪,跨越大洋,去探索未知的島嶼與世界。
有一條航線一直讓我非常著迷。那就是太平洋裏的縱航航線。從北美到南太平洋最經典藍水航線,在航海界被稱作 “The Coconut Milk Run(椰奶航線)”。典型線路就是從舊金山到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無限風光的大溪地群島。
我們看大航海的曆史。人們早期熟悉的貿易航線大部分都是東西向的橫向航線。比如跨越大西洋的三角貿易航線。人們不太知道這條縱向航線。
但是椰奶航線是很多航海愛好者的夢想。一生要完成一次舊金山到大溪地的航行。如果從舊金山出發,船隻會利用北太平洋的風帶與洋流,逐漸駛入赤道信風帶。靠風力橫渡大洋。
這條線路,跨越4000海裏,要花 3–4 周甚至更久,幾乎與世隔絕,隻與大海、星辰和船伴為伍。從寒涼多霧的舊金山灣,駛向陽光燦爛、椰林海岸的大溪地,穿過赤道,可以親曆一場從灰色到彩色的轉變。
我第一次知道這條航線,是從傑克倫敦的小說《海狼》。他說舊金山是南太平洋的門戶。當時我很詫異。怎麽舊金山和南太平洋隔著十萬八千裏。就成了後者的門戶了?
直到後來後來讀了他的另外一本南太平洋探險記錄。《史納克號航行記》(The Cruise of the Snark)。這本記錄記下來他們夫妻二人沿著這條線路航海到南太平洋,遊曆大溪地群島和斐濟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這條線路有多麽迷人。
世界很多美好的地方雖然我們都沒有去過。但是它們都已經借助各種工具呈現給你了。人生最浪漫的事之一,就是你和你的愛人一起航行一遍這條線路。
然而夢想終歸是夢想。我不是那個赤腳踩著帆船的大男人。因為我暈船。雖然我可以簡單操控帆船,卻沒有越洋航海能力。我隻能坐著飛機,從空中飛躍這條航線。在夢境中。腦補自己是下麵海麵上的那個航海的人,在下麵趁著信風在波浪中航行。
從舊金山到大溪地的飛行時間其實很短。隻有8個小時,比回國要簡單。而且時差隻有三個小時。但是不知道為什麽美國西海岸的人很少去大溪地。包括我自己,我在加州生活了快三十年了,也是頭一次走這個線路。
我來大溪地還有一個目的。我想知道保羅·高更為什麽會選擇這裏隱居。到底是什麽力量讓他拋棄巴黎的生活,到這裏貧困潦倒地生活,最後死在這裏。他的生活經曆成就了毛姆的著名小說《月亮與六便士》.
因為高更這些人的努力,大溪地(塔希提)就成了“人間天堂”的代名詞。我喜歡高更畫作裏麵的大膽用色,和原始神秘的味道。我想知道他創作的原始景象是什麽樣的。到底那裏是不是四處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到底那裏的夜晚是不是那麽安靜。
在夜色朦朧中,我來到大溪地,在機場沒有任何停留,直接轉機去Bora Bora。那個據說是全太平洋最美的海島,人間天堂。
Bora Bora(波拉波拉島) 是典型的 火山島 + 珊瑚環礁結構。中心是古老的火山最高點約 727米。火山早已熄滅。環繞的珊瑚礁島周圍被 瀉湖(Lagoon)和環礁珊瑚礁 包圍。珊瑚礁形成了完整的環狀屏障(Barrier Reef),將瀉湖與外海隔開。
波拉波拉的機場是我見過最奇妙的機場。機場跑道在一片珊瑚礁上。機場麵積很小,除去跑道和候機廳周圍全是海水。
出了機場必須坐船才能到大島上。火山島的尖尖一片雲霧之中
離開機場水麵的船隻還是挺繁忙的。有各家酒店直接到這裏來接人,也有私人的船開到這裏。
酒店的water taxi按照約好的時間來接人。到達酒店的時候。有人在碼頭上歡迎,他們吹著號角。不知道為啥,我覺得想起來了《白蓮花度假村》
希望這裏不要有奇葩的謀殺事件發生。
波拉波拉有名的是這種水上的房屋,可以從房子裏頭直接下到海裏去遊泳。這裏的沙灘是潔白的珊瑚石形成的。沙灘上麵有漂亮的珊瑚在珊瑚上會有魚群遊來遊去。
這樣的房子雖然好看,但是很不耐火。有酒店房子被火燒掉了。有兩個房子剛剛燒掉,讓我們看到房子的基本構造是怎樣的。
白天炎熱的太陽讓人隻能躲在屋子裏,那也不能去。傍晚的時候太陽快下山,夕陽西下的海麵很漂亮,有人劃著獨木舟。
這裏的海麵其實是圍繞著裏麵的瀉湖,最大的好處就是非常的平靜,海也不深。仿佛這裏整個大海都是你的遊泳池。
(續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