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製裁下古巴哈瓦那掠影

來源: 2018-11-16 16:38:5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最早知道世界上有個古巴是因為集郵。記得六十年代中國為古巴出過兩套紀念郵票,一套特種郵票。小時候為了湊全這些郵票可是花了不少心思。轉眼一晃幾十年。如今屈指可數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古巴是我一直想著要去看看真容的地方。

 

臨走前簡要補習了一下古巴的地理和曆史:古巴是一個島國,地處北美洲加勒比海域,人口約一千一百萬,現由白人黑人混血種人組成,占地約11萬平方公裏,約相當於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全年平均溫度25度。曆史上的古巴先民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印地安人。1492年哥倫布發現後在1510年被西班牙占領成為殖民地。原來的印第安人因被殺戮和疾病大量減少,隻能從非洲販賣黑奴進來以補充苦力。二百多年後英國占領古巴,但次年西班牙就用大部分的佛羅裏達土地換回了古巴。之後一百多年間由於民眾不滿西班牙深重的殖民奴役,在1868年和1895年發動了兩場大規模的獨立戰爭。第一場由卡洛斯·曼努埃爾··塞斯佩德斯(現被尊為古巴國父) 發起和領導,經曆十年雖然失敗,但迫使當局廢除了奴隸製。而第二場獨立戰爭則最終導致了1902520日古巴的正式獨立,結束了400年的西班牙統治。不過在第二場獨立戰爭晚期,當起義部隊已解放了三分之二的國土,西班牙殖民統治開始土崩瓦解之時,美國看準機會,以支持古巴獨立為名,出兵古巴,發動了美西戰爭。在兩股力量的作用下,半年不到,西班牙殖民軍就被徹底擊敗。189812月美國和西班牙在巴黎簽署和約,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主權,而由美國實行占領。爾後1901年在古巴憲法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 ”(即允許美國保留幹預古巴內政的權利)的條件下,古巴於19025月正式獨立,其實是成為了美國的附庸國。在美國的關照下,獨立後的幾十年間美國資本基本壟斷了古巴的重要工商業。另外美國強租了兩處古巴海軍基地,關塔那摩基地至今仍被占領。古巴獨立後的五十幾年裏,社會不穩,政局動蕩,軍人巴蒂斯塔在美國的目光下曾兩次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幕前幕後前後執政近二十五年,直至195911日,由菲德爾·卡斯特羅,切·格瓦拉,何塞·馬蒂等人領導的起義軍將其推翻,建立了新政權。在新政權下,因政策越來越偏離美國認可的軌道。19614月美中央情報局策劃的雇傭軍在吉隆灘登陸侵犯古巴,但結果被古擊敗。之前沒有多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念和信仰,年僅30歲出頭的卡斯特羅此時宣布古巴將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投奔蘇聯陣營。美資企業和私營銀行隨之也被收歸國有。1962年震驚世界的美蘇核導彈危機,使古巴換來了美國放棄直接顛覆古巴政權,但對古巴實行貿易禁運經濟封鎖和金融製裁至今。

 

本來以為美古關係解凍,不必著急去。但美國新總統上台後美古關係又趨寒冷。所以想著趁還沒關門,趕快前去。為減少麻煩,9月就搭乘了遊輪前往。簽證和有關表格由遊輪公司統一辦理。隻是遊輪在哈瓦那隻停駐一個晚上,前後隻有在哈瓦那一天多一點的時間,隻能走馬觀花了。

 

 

在哈瓦那的第一天雇請了一個向導和一輛老爺車,用了約6個小時拜訪了哈瓦那的一些腳力不能及的景點。因為遊輪碼頭位置很好,就停靠在離老城區走路約5分鍾的地方。所以第二天就徒步加三輪車逛了整個老城區和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

 

走在古巴老城區的街頭巷尾,雖然有點六七十年代上海的感覺,處處可見破舊缺乏整修的房屋,但不同的是少見政治性標語,處處可以看到多彩獨特,從古典到先鋒前衛的藝術繪畫和雕塑,所以又有點逛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味道。下麵用相機的一孔之見來浮光掠影地窺視報告一下具有濃鬱西班牙曆史痕跡的哈瓦那。

 

1,陽光下一起玩耍的各色兒童

2,熱情友好的古巴大學生

3,帶紅領巾的小學生

4,需要睡午覺的小學生

5,美女大學生

6,一個抽煙的古巴婦女

7,帥小夥

8,街頭表演,很友好禮貌,不會粘著索要錢物。

9,街頭手藝人

10,哈瓦那老城區資格最老的算命婆,動作和表情蠻活潑生動的。

11,玩很老很老相機的古巴人

12,賣報老人

13,一位老人和他的小狗

14,賣大蒜的個體戶

15,不知是一家人還是老板與打工妹。

16,街頭表演

17,玩鼓的人

17,與遊客合影的個體戶

18,女大學生

19,具有最新潮發型的帥哥

20,兄妹倆

21,噓---

22,水果店

23,停車場

24,拍一張一元

25,小菜場

26,因地製宜,練習投球。古巴的棒球一直很厲害。

27,中學生放學了

28,城市一瞥

29,郵局。在這裏寄了一張明信片,經過一個多月才收到。還沒有古巴郵戳。

30,哈瓦那港灣口

31,哈瓦那城市

32,山坡上的居民區

33,早晨的哈瓦那港口

34,夕陽下的哈瓦那

35,無影路燈

36,路燈

37,居民屋

38,城市一瞥

39,城市小景

40,水果攤

41,街頭雕塑

42,酒吧牆上的藝術創意

43,用不同顏色的沙粒繪的畫

44,一個帶著藍領巾的小男孩

45,老城區裏的老教堂

46,街景

47,老爺車

48,城市小景

49,三輪車,行車執照並不是唾手可得的。

50,居民區小景

51,

52,馳名世界的古巴雪茄就是用這種葉子做的。

53,城市小景

54,哈瓦那的中國城牌坊

55,古巴的香車美女

56,國會門前

57,古巴的英雄

58,居民樓

59,城市小景, 騎的自行車有點眼熟。

60,哈瓦那的基督大神

61,9月哈瓦那還蠻熱的,看到乘涼的古巴人,也想起以前在上海的乘涼景觀。

62,幾年前因台風掀起的巨浪把居民樓衝掉了半邊。

63,海邊大道

64,街邊的雕塑和乘涼的人

65,海邊大道上有乘涼的也有談情說愛的。

66,街邊小景

67,施工的卡車和工人。以前也有同樣的經曆。

68,藥店,貨架上的藥品寥寥可數,但古巴人的平均壽命比美國人長,嬰兒死亡率也非常低。

69,街角處的綠地

70,城市小景

71,賣米和其它副食品的國營商店

72,理發店

73,國父的紀念像

74,國營日用電器店

75,城市景觀,黃色電動三輪車似乎就是七十年代上海街頭藍色三輪突突車。

76,參觀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門票5元(CUC),人很少。

77,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 文化藝術方麵很開放。

78,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也有工人階級形象

79,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也有抽象藝術。

80,古巴國家藝術博物館內買一份午飯,5元(CUC),外加一罐古巴創製的可口可樂,0.75CUC,味道還真有點像。如今全世界隻有古巴和北朝鮮不售可口可樂,但在古巴可從黑市買到。

 

雖然是走馬觀花,或更是跑馬觀花,對古巴的了解還不深入,但我已經喜歡古巴了!

 

經曆了美國半個世紀多在經濟貿易金融的封鎖打壓,如今的古巴仍然能夠保持兩項非常重要的民生需求:全民免費醫療和全民免費教育,實在很不容易。古巴通過建立高效完善的基礎醫療體製使其以低成本取得高效益。據介紹,在古巴平均每120戶配置1名家庭醫生,提供基本醫療、疫苗注射、健康教育,懷孕育兒等服務,並以此實現患者分流,讓12級醫院可以節省資源,集中對付疑難重症。古巴在生物醫藥領域堅持自主創新,疫苗、幹擾素、降血脂藥物等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針灸和草藥療法也被納入國家醫療保健係統。古巴的多項重要公共健康指數都達到了世界最發達國家的水平。比如古巴人的平均壽命為79歲左右,比美國人還高,但其人均醫療支出成本隻有美國的~6%。古巴的免費教育包括學費,書本費,夥食費和校服費。一些學校由於教材等教學用品的缺乏,學生用完教材後,需將其交給下一屆學生繼續使用。勤奮、自律、愛國是所有中小學的校訓。城市中學生要定期到農村寄宿,參加收獲農作物的義務勞動。有點類似我們當年的學工學農。而農村基礎中學實行半日學習半日勞動製。古巴人的識字率達到99.99%。關於古巴人的收入,從導遊那了解到他們的收入差別不大,中小學教師大約300比索上下(1美元~=25.5比索),政府機關幹部員工大約400-500比索,工人大約300-400比索。信息不一定可靠,屬於小道消息。有興趣的話可以進一步查證。但古巴社會的貧富差距不大確是肯定的。盡管現在政府已經允許小規模私人經營,但營業執照和稅收管理還是嚴格控製的。由於沒有巨大的貧富分化,所以社會安定,犯罪率很低。遊輪上介紹哈瓦那時說:完全不用擔心晚上出去逛街,哈瓦那的晚間非常安全。” 所以我想如果古巴能在不受封鎖的條件下與世界各國進行正常經濟貿易往來互通有無的話,那麽古巴人民的生活是否還會改進很多?

 

任何國家的有權有錢者的日子一定比平民的日子好過。所以封鎖製裁懲罰最終受害的一定是平民百姓。可是據111日新聞報道,聯合國大會進行了每年一次的第二十七次投票,敦促美國解除自1962年以來對古巴的禁運。投票以1892,零票棄權,通過了反對美國禁運的決議。隻有美國和以色列投了反對票。雖然決議又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但對於美國來說仍是廢紙一張。作為站在世界舞台上一直高舉揮舞民主人權大旗的美國,這無疑是莫大的諷刺。是什麽賦予了一個國家的道德權威可淩駕於《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宗旨和原則之上?在我們這個地球村裏,人類各民族如何能夠超越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達到一種互為尊重平等友善互助協商共贏的生活境界,或許是人類優於物質和科技的更重要的追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