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在微笑嗎?(二):日出吳哥

來源: 2013-12-11 17:33:3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晚上看了一場微笑的吳哥大型歌舞表演,在眾多演員裏尋找美女帥哥。結論是,實在是很難。閨蜜和我終於回到賓館,居然遇到一個成都人。我們兩個就開始鄉音鄉情地開講,主要聊如何安排剩下的行程最合理。這裏又不得不為我們成都帥哥(不是偏心)讚一把。這個年頭,像他這樣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居然願意陪著老婆的外公就兩人來柬埔寨旅行7天(她老婆工作忙來不了),試問有幾個能做到?不要說是老公或者老婆的,就是自己的外公也沒幾人吧?這個成都女孩福氣大喲。 我們兩在享受了人生最便宜的全身精油spa(一小時10$!!)以後就趕緊回房睡覺。

早上4:30在雙重iphone鬧鈴的襲擊下,我們十分痛苦地起床。飯店大廳很熱鬧,都是準備坐Tuk tuk去看吳哥窟的日出。我們今天請的導遊,一開始以為俺們兩個是美國人,後來在車上聊天我們都自豪地表明華夏兒女的身份,她很是詫異。鑒於國內的同胞好像去柬埔寨自由行要麽完全自有,要麽就請中文導遊(後文要提一個我們遇到的中文導遊),都沒有英文的,所以她才誤解了。 我對於吳哥的向往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它的神秘。如同當年一定要走印加古道去看那秘失的Machu Picchu一樣,我對這種被re-discover的古跡,更何況規模世界罕見,完全沒有抵抗力。在黑暗和tuk tuk聲中,我問導遊這麽大座座城,和Machu Picchu在安第斯深山裏不一樣,而且暹粒一直是有人居住的,怎麽可能被叢林掩蓋了?更何況16世紀泰國入侵以後,篤信佛教的國王還派人來修繕道路,讓佛教徹底壓過印度教的勢頭。導遊說,其實這是個誤解。吳哥窟是被叢林掩蓋了,但是不是像法國人亨利寫得那樣。實際上這些寺廟是逐漸荒廢而後與樹同生。暹粒的居民在這一千多年裏一直知道吳哥窟在哪裏,隻是他們後來不去哪裏敬拜神了,而是在新修的寺廟裏念經禱告。法國人來了想要看到11,12世紀的吳哥輝煌,就找當地人,可是17,18世紀能有多少當地人是懂法語英語的呢,所以這個誤解是個美麗的語言障礙造成的。  

黎明之前的吳哥寺,人頭攢動,沒有了日頭當照的炎熱,溫度恰好合適。讓我不得不感慨柬埔寨的熱帶氣候。那麽多人,說著許多國家的語言,卻意外地寧靜。在朦朧中雄偉卻又秀美的吳哥寺,如此恬淡,如此大氣, 它是矗立千年的曆史,它是包容祈禱的神殿,它是獨一無二的奇跡。當朝陽開始躍躍欲試,吳哥的倒影輕撫水池,與蓮花柔和地融入。高聳的尖頂再也擋不住陽光的興致,暹粒唯一的一座坐東朝西的寺廟,吳哥王朝最大的國廟吳哥寺,就這樣一些些,一點點從背影中走出來,向我們微笑。很美的色彩,很美的造型,各種攝影的器材爭前恐後的記錄下吳哥日出的微笑。 我兩隨著人流一步步往吳哥寺的心髒走去。導遊開始給我們介紹那雕刻精美的畫廊。一麵畫廊就是一個神話故事。雕刻的複雜精美讓我們歎為觀止。似乎世界上大多數的神話宗教故事,都與愛情,戰爭,正義有關。我們唏噓的不僅是主人公的命運,更有那被叢林遮蔽的幾百年的文化。還是要感謝亨利,感謝所有為保護文物貢獻力量的人們。









我這個矮子在這麽多人裏能搶到一個位置多不容易。:)


早晨7點半,我們來到了吳哥寺正寺腳下,準備爬到最高的那座塔。導遊說要等到7:45才會開鎖,放人上去。結果,我們遇到了比南美更愛遲到的柬埔寨人。等到8:15沒見任何管理人員,有個歐洲團的柬埔寨導遊忍不住了,幹脆直接跑到不知是不是管理處,拿了鑰匙來開柵門。我排在前幾位,雖然又是很陡的樓梯,但是現在也顧不得那麽多了,急切地想看到導遊說的朝東的最美景色。手腳並用爬了上去,第一波,吳哥的巔峰十分安靜,我輕快地地跑了一圈。好像都不是為了看這佛塔的頂端,隻是為了感受,隻是為了看吳哥與叢林的和諧。我喜歡這樣單純地感受,單純地幻想當年亨利看到的景象。塔頂很多地方都在修繕,風催雨打下,吳哥寺的滄桑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我們麵前。可是我看到的卻不是脆弱,而是堅韌,經曆了各種不幸高棉的頑強。
















吳哥寺頂端的眺望

進入吳哥寺


閨蜜盡管沒我怕熱,也對好些高棉人在我們都要熱暈的情況下,還長袖夾克實在是五體投地。我卻對整個暹粒寺廟的廁所係統印象深刻。必須說比中國好了十萬八千裏,幹淨不臭,而且地理位置也方便。我們逛完吳哥寺,打算去看Ta Prohm,安吉麗娜朱莉拍《古墓麗影》的地方,然後準備打道回府補覺,傍晚去tonle Sap lake看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