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去年6月寫的,最近的事情我在微博上議論過

來源: 2014-03-23 18:45:0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覺得克裏米亞的局勢,要從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分析,而不是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這個方麵,其實可以和1958年炮打金門作一個類比。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普京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從一開始就沒人懷疑俄國要拿下克裏米亞易如反掌,正如1958年從來沒有人懷疑,如果大陸要想拿下金門,也是易如反掌。金門離開廈門比離開台灣近得太多了。但克裏米亞或者金門,應該是手段還是目的呢?俄國並吞克裏米亞在戰術上得到了些許實利,但從此和烏克蘭決裂,在長遠的地緣政治上地位卻是極大惡化了。

烏克蘭從曆史和民族上來說,和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果沒有克裏米亞被分割,我覺得烏克蘭永遠不可能真正親西方。烏克蘭人自己革命了不是一回兩回了,政策能變,政府能換。可是領土一分割,那就是死仇了,解不開的,今後上台的烏克蘭領導人,誰還敢親俄?當年毛對金門打打停停,表明上看,如同兒戲,其實是算的政治帳,要用金門把台灣拴住。而普京割去了克裏米亞,算是徹底把烏克蘭推向西方的懷抱了。

其實這場事變,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較量勝負已分。大獲全勝的是歐盟,因為他們的戰略目的是要將勢力擴展到俄國邊界,但是無論歐盟還是美國,自身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為此在俄國後院訴諸武力。徹底與俄國決裂的烏 克蘭,讓他們達到了目的,至於親西方的烏克蘭是否包括克裏米亞,和歐美有蝦米關係嗎?歐美不需要關心烏克蘭能不能保有克裏米亞,最好烏克蘭連東部邊境也丟了,這樣一兩年之內烏克蘭一定申請加入北約,對付來自東方的威脅。而為西方的勝利付出代價買單的,是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