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卡帕多西亞

來源: 2013-07-22 07:33:4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除了伊斯坦布爾,土耳其旅遊的另一大熱門景點,當屬卡帕多西亞。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地區位於土耳其中部,以其鬼斧神工般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人文曆史遺跡,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據統計,每年來卡帕的遊客超過2百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卡帕奇特的地貌,源自幾百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冷卻後的岩漿和火山灰,變成覆蓋在地表的一層質地鬆脆多孔的凝灰岩。經過長年的雨水衝刷,風化侵蝕,這層凝灰岩鬆軟的部分逐漸剝蝕流失,隻留下堅硬的部分,地麵上就形成了一道道縱橫的溝壑峽穀和褶皺的山坡,和一根根奇形怪狀聳立著的石林石筍,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早在遠古時期,卡帕居住地先民,就發現這裏的岩石石質十分鬆軟,易於開鑿,便在山上和地下開掘了很多洞窟,以為居住貯藏之用。後來避難小亞細亞的早期基督教徒,又利用這些洞穴作為避難所和秘密教堂,留下了一些岩洞壁畫。這些人文遺跡,加上自然景觀,構成了一係列露天博物館,其中以地處卡帕中心的小鎮格雷梅(Göreme)的露天博物館最為出色。卡帕地區的自然景觀和岩洞遺跡,成為土耳其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卡帕當地的旅行社,把那裏的主要景點,按照地理位置,重要性以及相關程度,串成四個一日遊的路線,就是常說的紅線,綠線,藍線和橙線。這四條線的次序,也同時代表了它們的重要性,紅線是最重要的景點,綠線次之,而藍線橙線又次之。如果你隻有一天時間,那就選紅線;再多一天,加上綠線。

另外,卡帕的熱氣球之旅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活動。由於獨特的地貌和幹燥少雨的氣候,卡帕多西亞地區是世界上三大熱氣球聖地之一。乘坐熱氣球,從高空俯瞰卡帕的峽穀溝壑,自奇形怪狀的石峰石筍邊擦身而過,絕對是難得的體驗。所以卡帕多西亞,最少要安排一天半到兩天的時間。

1. 貼一張網上找來的卡帕路線圖。




我們一早從科尼亞出發,途中先經過Aksaray附近的古絲綢之路驛站,然後順路看了綠線的景點塞利米修道院(Selime Monastery)和地下城(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下午到達格雷梅,用餘下的小半天和第二天上午走了紅線的主要景點。請看圖片。

1. 蘇丹汗(Sultanhanı,汗是突厥語客棧的意思),十三世紀塞爾柱人修建的,為土耳其現存最完好的塞爾柱時期的驛站。



2. 大門上方精美的塞爾柱風格的石雕。



3. 驛站院子中央建有一座為商客祈禱用的小型清真寺。



4. 存放貨物的倉庫。



5. 塞利米修道院(Selime Monastery)建於13世紀。



6. 開鑿出的岩洞教堂。



7. 岩洞裏的壁畫已經斑駁褪色。



8. 這些岩洞是修士們的居所。



9. 從岩洞的窗口望出去,一排排石筍,景色奇特。我們在門口買票時,有個當地人自稱導遊,說電影“星球大戰”曾在此地拍攝外景。但是根據網上的信息,六部“星球大戰”都沒有在土耳其取景。裏麵的類似場景如岩洞房子,應該是在突尼斯拍攝的。



10. 前麵的青山翠穀,也是美景如畫。



11. 德林庫約地下城(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是卡帕地區最深的一座地下城,地下共有8層,60多米深。據說可以容納兩萬人。



12. 早年的基督教徒,為了躲避羅馬帝國和後來阿拉伯人的襲擊,將古代安納托利亞居民開鑿的地洞擴展加深,作為避難之所。地下城裏,從住人的居室,到儲藏食物的倉庫,以及學校,教堂,甚至飼養牲口的圈棚,都一應俱全,真的是一座地下城市。



13. 地下城旁邊的一家小飯館,土耳其大媽在烙煎餅。



14. 薄薄的餅裏夾著菠菜土豆餡,3個裏拉一張,好吃不貴。同樣的餅,在伊斯坦布爾就要十幾個裏拉。



15. 在地下城附近的停車場賣布娃娃的土耳其大媽。



16. 烏奇沙城堡(Uçhisar Castle),紅線景點之一,卡帕中心地帶的製高點。城堡一樣的山頭,裏麵整個都被掏空了。



17. 山上的岩洞房子。



18. 山穀裏的石筍也被掏空了。



19. 小鎮格雷梅。



20.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21. 露天博物館裏的幾座岩洞教堂都是公元十世紀到十二世紀修建的。這一座是Kızlar修道院。



22. 最著名的一座是黑教堂(Dark Church),還要額外買票。



23. 裏麵有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LD的盲拍。



24. 盲拍之二。



25. 陶罐滿枝頭。



26. 巴夏的葡萄園(Paşabağı),紅線景點。因為山頭上頂著的一座座蘑菇似的黑帽子,又名“和尚穀”(Monk's Valley),此和尚非禿頭的中國和尚,乃是頂著大蓋頭的洋和尚是也。



27. 古代人傳說這一根根石柱,是仙女們的煙囪(Fairie's Chimney),仙女們就住在地下。



28. 現代人的想象力更豐富,管這叫JJ石,兒童不宜。



29. 這裏也有一座岩洞修道院(St. Simone Monastery)。



30. 這尊好像一座兔子頭。



31. 回到格雷梅鎮上吃晚飯,提前預定了Dibek的瓦罐燜肉(Pottery Kebab)。這是一道卡帕的風味菜,做法是將肉(牛,羊或雞)與西紅柿以及調料放進密封的瓦罐裏,在慢火上燉。卡帕的好多家餐館都有這道菜,但據遊客的口碑,以這家Dibek的為最佳。因為要燉五個小時,所以必須提前預定。進到餐館入座,先上了些麵包,沙拉,過了一會兒,服務生端上兩隻密封的瓦罐,當麵敲掉口上的泥封。



32. 倒在盤子裏,配上米飯。其實就是西紅柿燉肉,肉的確燉的很爛而且入味,味道也很不錯。隻是噱頭大過菜本身,和中餐的鐵板鍋巴路數相近。



33. 晚上住在格雷梅的Sultan Cave Suites旅館。這是一家岩洞旅館,打算體驗穴居生活的可以考慮。現金九折。



34. 房間很寬敞。



第二天一早4點半就爬起來,趕著去坐日出的熱氣球。是通過旅館訂的,Butterfly公司,是卡帕熱氣球公司裏口碑最好的,網友天涯之旅的帖子裏推薦過。每人160歐元,付現金同樣是九折。卡帕地區有好多家經營熱氣球的公司,從網上看到的價格,有些可以低到100歐元以下。不過從安全第一的角度出發,我們還是選擇口碑好的大公司。
 
不到五點鍾,來到旅館前台,等候熱氣球公司的車來接。進了大堂,發現裏麵一對中國麵孔的夫婦,仿佛有些麵熟,他們也在打量我們。隨即想起來了,原來是三天前在以弗所的圓形劇場碰到過,因為那個男生的個子很高,非常好認。當時大家聊了一陣,他們是來自上海的一對年輕夫婦,來土耳其旅行十天,從伊斯坦布爾開始,一路過來。現在二度相逢,真是巧,大家直呼緣分。

本來以為他們也是一早起來等著去坐熱氣球,一問之後,才發現他們是剛從南部的海濱費特希耶坐了一宿夜車,早上才到卡帕,來旅館入住。因為時候太早,前麵的房客還沒退房,旅館值班人員隻好讓他們在前台的沙發上休息一下,等候房間。看他們坐了一通宵的夜車,樣子十分疲憊,想必累得夠嗆。LD和我商量了一下,便請他們先到我們的房間裏休息,因為我們要去坐熱氣球,兩三個小時以後才會回來,而我們的房間,就在旅館大堂旁邊。他們起初不肯,經我們一再堅持,也就同意了。

等我們坐完熱氣球回來,才七點半,想著讓他們再多休息一會兒,就到鎮上轉了轉,然後八點鍾回來去餐廳吃早飯。過了一會兒,那對上海夫婦也來到餐廳,大家就坐在一起吃早飯,邊吃邊聊。看他們精神煥發的樣子,我們暗自感歎,年輕就是好。

他們雖然才三十出頭,可已經跑了不少地方,算是資深驢友了。大家交流了不少旅行見聞心得。我們因為還沒有去伊斯坦布爾,所以問了他們很多問題。他們推薦的一家老城的餐館,我們後來去了,味道果然地道。以前沒有機會接觸國內出來的驢友,這次遇到他們兩個,感受到年輕人的熱情,開朗,自信。比我們同年齡時,更加見多識廣,功課做得也非常充分。早飯之後,我們就退房離開,繼續我們的旅程。臨別之前,大家交換了電郵。千裏之外,兩遇同胞,這個旅途中的小插曲,給我們此次土耳其之行增添了一些美好的回憶。

接著說熱氣球。一會兒車來了,先把我們從旅館拉到格雷梅鎮中心的集合地,在一個大帳篷裏登記。登記的時候,會把你乘坐的熱氣球的飛行員的名字告訴你,一會兒就按照飛行員的名字登車(每輛車上都貼著不同的飛行員的名字),拉到指定的起飛地點。Butterfly公司的特點,是每天都會根據當天的氣候風向,選擇適當的起飛地點,保證遊客在飛行時,能夠看到最佳的景致。在帳篷裏吃過簡單的早餐,之後上車,二十分鍾以後,來到了熱氣球起飛的地點,等待熱氣球點火升空。

35. 我們的熱氣球開始充氣。



36.不一會兒,氣球就充好了。我們的氣球下麵吊了兩隻吊籃,每隻籃子裏載四位遊客,加上飛行員,一共是九個人。 一個氣球最多可以吊六隻籃子,二十四位遊客。



37.我們的氣球是第一個升空的。熱氣球順著微風,緩緩地向格雷梅的方向飄去。從空中俯瞰晨光中的卡帕,景致確是不同。



38. 遠處的烏奇沙“城堡”。



39.從高空往下看,並沒有恐高的感覺。



40. 熱氣球飛行的高度,是靠充氣量調節的,有經驗的飛行員可以把高度控製得十分精確,將氣球帶到山穀裏低飛,或者讓吊籃的底部從石筍的上方掠過。



41. 熱氣球飛行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最後降落在格雷梅露天博物館附近的空地上。飛行結束之後,熱氣球公司還準備了香檳和糕點,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由我們的帥哥飛行員Tamer開香檳。



42. 離開旅館之後,繼續紅線之旅。Devrent Valley,又名想象穀,那裏的岩石形狀各異,讓遊客充分發揮想象。最著名的是這塊駱駝岩。



43. 這一塊據說是聖母岩。



44. 奇特的地貌,像月球還是火星?



45. 中間的石頭,好像兩個人抱在一起跳舞,我們給它起名叫“國王和我”(The King And I)。



46. 紅線上的小鎮Çavuşin。



47.山頂上的岩洞教堂,中文翻譯成大鴿房教堂。



48. 小鎮以出產瓷器著稱。



49. 烏奇沙城堡附近的鴿子穀。



50. 旁邊的一棵樹上掛滿了土耳其“魔眼”。



51.在土耳其每個旅遊景點都能看到這種“魔眼”(Nazar or Devil's Eye),據說可以避邪。



52. 格雷梅的午飯,選了網評不錯的Sedef Restaurant。餐館的裝修很別致,屋頂上吊著土耳其傳統的吊燈。



53. 船型的麵包是店裏送的,類似印度飯館的饢,沾著Hummus和沙拉吃。



54. 這家的拿手菜之一,Stir-Fry Kebab,就是幹鍋牛肉,拌上米飯,又有點像韓國的Bibimba,味道不錯。



午飯後,離開格雷梅,南下去阿達納。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2012德奧自駕遊(6):帝國重鎮雷根斯堡和紐倫堡,諸侯小城蘭茨胡特與紐因堡
  • 2012德奧自駕遊(7):慕尼黑(全文完)
  • 葡萄牙初探(3):裏斯本一日 (全文完)
  • 葡萄牙初探(2):三大修道院
  • 2012德奧自駕遊:行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