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天龍寺 (圖)
每到秋天,電視都會介紹京都紅葉,每每都會提到天龍寺。那景色和解說都太吸引人了,2013年終於去了,但是因為在嵐山消磨的時間太多了,到天龍寺時人家關門了。去年2014年10月11日又去了,這回去的有點早,樹葉還沒全紅呢。總的來說,天龍寺與它的知名度相比,有種“盛名之下……”的感覺。
天龍寺為祭祀後醍醐天皇而建,1345年落成。和其他寺院的曆史一樣,它也經曆了“火災—重建”的反複,現在看到的多數是江戶以後,甚至是明治、大正、昭和以後重建補建的。
寺院內建築比較簡單,可參觀的東西不太多,它位於京都嵐山風景區,如果你去那一帶旅遊留出一個小時時間就可以參觀這個世界文化遺產了。
木魚看著像一個人跪著。

天龍寺為祭祀後醍醐天皇而建,1345年落成。和其他寺院的曆史一樣,它也經曆了“火災—重建”的反複,現在看到的多數是江戶以後,甚至是明治、大正、昭和以後重建補建的。
寺院內建築比較簡單,可參觀的東西不太多,它位於京都嵐山風景區,如果你去那一帶旅遊留出一個小時時間就可以參觀這個世界文化遺產了。
1 天龍寺門口的牌子幾乎就是簡介。


入口的這個大通道很氣派。


2 天龍寺收參觀費,京都很多大寺院都不收費。


3 大方丈


4 大方丈前的水池和紅葉是主要觀賞內容。


5 在這裏照相的人很多。


6 大方丈可以參觀,也可以坐下來休息、觀賞。


7 大方丈屋簷,上去時一定要脫鞋。


8 大方丈裏麵。天龍寺剛建成時全稱為“天龍資聖禪寺”。


木魚看著像一個人跪著。

9 大方丈後麵的枯山水。


10 大方丈一側。


11 寺院也是庭院。


12 流動的小溪。


13 通道兩旁的樹梢剛泛紅。


14 往大青蛙前邊的盤子裏扔錢,忘了看是什麽講究了。總覺得是現代作品。


15 繞回廊看庭院。


16 回廊的台階隨山起伏而建。


17 楓葉紅之前是這樣的嫩綠。


18 東司。


19 靈庇廟:祭祀二戰結束後死在蘇聯的日本戰俘們。


20 最喜歡這樣的小道。


21 網上找來的別人照的天龍寺紅葉。


22 同上


23 同上


24 法堂(網圖),不開放。


25 法堂裏麵的壁畫(網圖)


26 法堂裏的天井(網圖)

謝謝各位瀏覽!

謝謝各位瀏覽!
----------------------------------------------------------------
更多文章:
走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胃大吃八方
更多文章:
走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胃大吃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