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見鬼去吧!
【有感於部分網友對於所謂戰爭中西方米帝看重自由生命、投降光榮屬於英雄之舉,等無聊說法匆就】
1944年底,二戰的歐洲戰場局勢明朗,德國全麵失敗在即。然而令盟軍出乎意料的是頑強的日爾曼民族,聚集了它的最優秀戰士及軍事裝備並在聖誕之前,對盟軍防線發起全麵猛烈的閃電進攻;短短一星期不到,日爾曼德軍的這次冬季攻勢就突破盟軍防線並迫使近一萬米軍部隊放下武器投降。然而由於德軍缺乏有力的空中防禦及打擊力量、裝甲部隊所需之燃料,以及至關重要的後備輜重補充,冬季攻勢最終失敗,德國隨之宣告戰敗投降。
由於以上所述之德軍不利因素,冬季攻勢中所計劃迅速攻克占領各戰略要點的速戰速決,進展不順。位於比利時阿登森林 (Ardennes Forest) 附近的小鎮 巴士屯 (Bastogne) ,就是必須按時攻克的戰略要點之一。
【今日巴士屯】
最初據守巴士屯的,是米軍第28師;在其遭守德軍重創幾經崩潰之時,饒勇善戰的第101空降師補充加入防守任務並歸屬米軍準將安東尼 • 麥考阿立夫 (Anthony McAuliffe) 統一指揮。而進攻巴士屯並將其包圍的,是受命於德軍第5裝甲部隊豪斯 • 馮 • 曼特菲爾 (Hasso von Manteuffel) 將軍指揮的德軍第47裝甲集團軍。第47裝甲集團軍由著名的容克貴族軍人 —— 海因裏希 • 馮 • 裏特維茨 (Heinrich Freiherr von Lüttwitz) 中將指揮。
【曼特菲爾將軍】
這次冬季攻勢由北往南共分上、中、下三路齊頭並進,計劃用十天左右時間,迅速攻克各戰略要點然後北進合圍,最後在荷蘭海港重鎮安特衛普回合,徹底切斷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的後繼補給。曼特菲爾將軍指揮的第5 裝甲部隊,就是三路之中的中路軍。
當裏特維茨中將率領的第47裝甲集團軍作為中路軍的先頭部隊,劍指巴士屯之時並在最初於12月15號開始的戰鬥中,裏特維茨中將在距巴士屯7公裏之遙的前沿陣地,使用3個師的兵力發起進攻。擔任主攻任務的是德軍第26 步兵師,配有 Stg 44 衝鋒槍,並由第二裝甲師配合掩護衝鋒,而預備隊則由裝甲訓練師擔當、根據戰場情勢待命投入戰鬥。裝甲訓練師是支精銳部隊,配備有坦克及步兵戰車,戰場機動性非凡。裝甲訓練師成立於 1943 年,並隨同另兩支精銳部隊,通常必須通過希特勒的準許方可調動。
【裏特維茨將軍】
戰鬥的第二天,米軍第28師就瀕臨崩潰,第101空降師隨之由麥考阿立夫將軍指揮,並在 18 號 投入戰鬥。麥考阿立夫將軍另外將共計一個加強師的兵力,布置在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路線上進行反擊,其中包括一個炮兵師,比如第 705 反坦克火炮營在前線和即刻已經投入戰鬥的德軍裝甲訓練師拚命,遲緩了德軍攻勢。
【圖中德軍士兵手中拿的,就是 Stg 44 衝鋒槍】
盡管如此,米軍被圍,缺醫少藥,冬季服裝不夠配備,糧食彈藥也趨告罄。部隊人心浮動戰鬥意誌衰退。裏特維茨中將順勢向麥考阿立夫準將發出“光榮投降" 的最後通牒。麥考阿立夫將軍向部隊公布了他的答複:投降,讓它見鬼去吧!
【見圖。
光榮投降 (意譯)的英語: the honorable surrender。
”投降,讓它見鬼去吧“ 的英語:Surrender, NUTS!
部分原文:
“To the German Commander:
NUTS!
The American Commander"
以上原文大意為:
“致德國軍隊司令官:
瘋了吧!
米國軍隊司令官"
】
麥考阿立夫將軍的答複由前沿部隊,第327步兵團的指揮官轉交裏特維茨中將,但內容正式變成了 “見鬼去吧”—— Go to hell.
【麥考阿立夫將軍】
由於米軍戰士的犧牲精神和麥考阿立夫將軍的戰鬥意誌,及隨之而來的頑強抵抗,加之德軍未能迅速結束戰鬥而趨於疲憊又無足夠的後備力量,裏特維茨中將難以發動大規模的全線進攻。德軍僅能對米軍據點使用小建製部隊,進行局部攻堅,各個戰場缺乏相互策應;而同時米軍增援部隊及時到達及空軍的轟炸掃射,包括巴頓的第三軍,德軍未能按時攻克巴士屯,戰鬥失敗並撤出戰場。
【擊毀米軍戰車之後越過公路追擊米軍的德軍戰士】
由於盟軍,主要是米軍在類似戰略據點不怕犧牲的頑強抵抗據守,德國這次的冬季戰役希翼包抄荷蘭海港重鎮安特衛普的戰略目標未能實現,冬季戰役由此而宣告失敗。德國從此便失去戰略主動及戰爭能力。
【戰後的 1965 年,當年的曼特菲爾將軍和米軍的克拉克將軍在昔日戰場談兵論戰;戰爭、以及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遭遇,就是這麽不同或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