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待遇差距如何?

來源: 2020-01-03 09:37:30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文/孤寂寒光

我們看我軍曆史會發現一個事情,經常會出現“起義”、“投誠”、“投降”三個詞語。這三個詞會讓人覺得迷茫,不就是投降嗎?怎麽還這麽多講究。這個講究還真的多,雖然最後都是投入我黨的懷抱,過程和待遇那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看看“長春戰役”,就比較明確的說明了“起義”、“投誠”、“投降”三者之間的關係。這待遇真的是天差地別。

 

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相同,待遇差距相當大

 

 

說到長春,還是當年1946年的事情。蘇聯人把外強中幹的關東軍打趴下後就占領了東北全境。之後,國共和談,長春幾經易手。後來四平一戰,林彪剛剛組建的東北民主聯軍不是蔣介石手下三個美械師新一軍、新六軍、以及陳明仁的71軍的對手。在損失八千多人後,四平失守,長春也順勢被國民黨占領。

 

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相同,待遇差距相當大

 

▲孫立人

 

時間過得飛快,沒過今年的光景,1948年當東北民主聯軍改名叫東北野戰軍的時候,國民黨已經是大勢已去,我軍將長春團團圍住。在最後的“長春戰役”中,滇軍的60軍“起義”,作為中央軍的新編第七軍“投降”,而最後鄭洞國的直屬第一兵團司令部做了最後的頑抗。在一番戰鬥後,第一兵團司令部無奈隻得投降。

 

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相同,待遇差距相當大

 

 

雖然隨著“遼沈戰役”國民黨的大勢已去,長春戰役並不算一場很大的戰役,但是這裏麵三支部隊及其長官的待遇可是有天差地別的。“長春戰役”並不是一個很有內容的戰役,基本就是作為地方部隊的滇軍60軍思想覺悟沒有中央軍那麽高。在長春長期圍城,遼寧地區守軍被消滅,長春已成孤城的情況下,滇軍60軍就發動了“起義”。60軍軍長曾澤生將部隊開出城外,交出所有陣地接受我軍改編。而隨後國民黨中央軍的新七軍和第一兵團司令部就被包圍了。包圍後,新七軍“投誠”,隻剩下司令部負隅頑抗。由於這已經是場沒有希望的戰鬥,很快第一兵團司令部直屬部隊就投降了。我們看看接下來幾位主官的待遇。

 

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相同,待遇差距相當大

 

 

這位滇軍長官曾澤生待遇不一般,滇軍第60軍被改編為我軍第50軍。曾澤生任50軍軍長,可以說級別不變。其率領的滇軍60軍參加了解放軍南下解放全中國的戰役,而後又參加了抗美援朝。回國後繼續擔任50軍軍長職務,1955年獲一級解放勳章。投誠的新七軍,也還好,其軍長李鴻變成了“閑雲野鶴”。其實李鴻也算是一位悍將,是孫立人新一軍下的38師師長,跟孫立人關係不錯,前身是宋子文的稅警總團。在1949年6月回到了湖南老家,之後又跟孫立人一起經由香港去了台灣。而他的新七軍被編進了我們解放軍的隊伍裏。

 

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投降都是啥,結果相同,待遇差距相當大

 

▲鄭洞國

 

最後就是投降了,投降後的隊伍是要接受思想教育才能被改編或者回家的。而其長官鄭洞國在國民黨將領中還算是待遇比較好的,很多國民黨將領都是在戰犯管理所度日的。綜上,“起義”的待遇最高,“投誠”的可以任閑職,最後“投降”的是因為不得已才放下武器,自然待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