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攝影構圖技術的一些TIPS——純技術討論
有關攝影構圖技術的一些TIPS——純技術討論 前言
幾年前我上到這個版的時候,曾經寫過好幾篇關於攝影技術方麵的討論,談及一些基本的技術常識和技法。那個時候我就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構圖技術的討論,可一直沒有時間。現在總算好,借這個活動,也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這麽多年來的感受,體會和一些經驗。 構圖的基本技術要則
[1] 三分規則 斑竹推薦的ic54321所寫的帖子:【月末畫廊】-2011.07中已經有詳細通俗的介紹了,同時因特網上可以輕易地查到大量的文章,所以我就不在這裏複述了,為節約時間。 [2] 透氣的問題 在以往的討論中,我不止一次地講過一個原則,就是突出你的主題,去掉畫麵中不必要的因素和看點。其實這個目的的實現,就是通過構圖來達到的。但涉及主題的主體在畫麵中的突出,並不意味著用主體占據整個畫麵,相反的,整個畫麵中,除了主體,必須留出足夠的空間,使畫麵得以有一些透氣的地方,讓人感覺舒服,不覺得壓抑。對於風光片來說,通常就是需要留出足夠的天空,或者留白的位置和空間。 [3] 平衡 挑擔子需要兩邊相對平衡,一手提東西的時候,身體需要往另一邊傾斜,這些都是樸素的平衡原理。攝影作品的畫麵,其實同樣存在這種平衡問題。通常人們說前景中景後景的配合,左中右景物的配合,上中下景物的配合,其實都是貫穿著這個關乎平衡的原理。一個大幅的畫麵,主體一定是集中在某個區域,那在相對的另一邊,就應該有些什麽輔助的景物來平衡畫麵,否則畫麵的主體這邊就可能有太重,以至於給人要傾覆的感覺。 [4] 收斂點的問題 鐵路,河流,建築,街道之類的具有幾何特征的景物,如果不是橫向穿過畫麵,那麽必然涉及到在畫麵中收斂消失的這個點的安排問題。一般來說,這個點應該比較精確地被安排在井字格的那四個交叉點上,否則就會有些不舒服。通常來說,這個點並不是畫麵的主體,所以它的安排也通常被業餘愛家們忽略掉,而很多專業教材也都不介紹這個問題,所以這就成了一個人們通常犯的毛病,一個影響畫麵優美的說不出來的因素。 [5] 線條切入點和切入方向的問題 線條,如地平線,輪廓線,道路,花卉攝影中的樹枝等等,從畫麵外切入畫麵,並且在畫麵中延伸,這是攝影作品必須涉及的內容。一般來說,如果你的畫麵不是絕對地對稱,那就一定要避免它們在切入畫麵時的對稱安排。以鐵路為例,無論它的走勢怎麽彎曲,切入的位置,最好一邊在畫麵下邊的左三分之一,另一邊在畫麵右邊的底部,或者反過來。我這麽幾十年中,幾乎沒有采用對稱的構圖拍過照片,一方麵我覺得很難找到絕對對稱的畫麵,另一方麵我也覺得這種非對稱的構圖實際上有較大的構圖餘地和發揮空間。 [6] 給趨勢的方向留足空間 攝影作品是靜止的畫麵,但我們所拍攝的,卻是活生生的世界,這中間包括著人們的目光,走動的步伐,盛開的花朵,垂掛的葉片,拍起的浪花,風揚的發絲等等之類的,有著運動的趨勢和方向的對象。在構圖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在這種趨勢所指向的方向上留出一些空間,以避免“撞牆”或者被“遮斷”的那種感覺,而給觀者一些遐想和品味的空間。 [7] 曲線的完整度 在涉及到有曲線介入的畫麵中,應該盡可能地保留曲線的完整,不要讓中間的一段走出了畫麵,又在前麵重新走入畫麵,這樣會給人斷裂感,覺得很突兀。拍攝海岸線,橋梁,彎曲的公路等,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難講清楚,我後麵找些圖來說明這個原理。 關於構圖,這些就是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限製要素了,下麵我會挑選一下大家的作品,和網上的其他大家作品來分析闡述這些原理。這個版上的片片,基本會出自報名參加活動的照片,和這段時間被置頂的照片,不針對任何人,也不出於任何偏好。還有些可能是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照片。先說好了,我拍的可都是大磚,會很疼的,別怨我。忠言逆耳,良藥苦口,疼一下沒什麽壞處。 實例分析 [1] 涉及三分規則的一些範例 關於這個原則的好片很多,很容易找到,我就不一一列在這裏的。給大家一個NG的鏈接,去那裏看:NG.Landscape。 ![]() ![]() ![]() 好,下麵我們來看我們攝友們的作品。 ![]() ![]() dx247這張照片的拍攝現場頗有詩意,前中後都有,色彩也不錯,但如果我來拍,我會把相機放低,把水平線放到下三分之一位置,把船的桅杆保持完整。這樣就會比現在這樣一半一半的狀況好很多。 ![]() [2] 涉及透氣問題的一些範例 雲海飛雨的這種裁剪顯然是想突出主題,但問題是剪得太過,以至於給人一種壓迫感,因為畫麵不透氣。依照我的看法,應該保留孩子的頭部輪廓,都不會影響主題的突出。我不知道原片是怎麽樣的,但我覺得應該有比較大的餘地。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倒是希望作者可以重新裁剪一下試試。 ![]() 相比之下,書菲的這張片的裁減就要好很多,有足夠的空間來透氣。 ![]() 心語無聲的這張求磚片所存在的問題,就是有點不透氣。對於風光片來說,透氣的概念不是說是否有天空,而是說那其中的感覺是否有釋放的空間。在這張片子中,因為天空和雲型之間缺少足夠的高亮部位,所以有些不透氣。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不是因為構圖的問題,而是因為曝光控製的問題所致。 ![]() 相比之下,她的這張照片就要豪氣很多,看了就隻覺得一個字:爽。天空中那個彎彎,不知道是個飛鳥還是CCD上的一點灰塵,但我寧願相信那是飛鳥,因為整個畫麵因此而有了生機,太絕了。 ![]() 阿玉拍攝這張秋色的時候,本來已經占據了絕佳的位置,從構圖,線條的切入,視點的收斂等各方麵都很不錯,但就是看著不舒服,因為沒有陽光。但大家要知道,陽光的作用,實際上是提供一個高亮區域,達到的效果,就是透氣。看下一張同樣是她拍的照片,從那個高亮區域的效果,大家就能理解這個概念了。 ![]() 這張照片雖然有了高亮,但卻在幾何上缺少透氣的空間,應該把相機降低,把樹縫中的天空位置盡可能擴大。和上一張所不同的是:上一張的樹是開放式的,而這一張的樹是封閉式的。所以同樣是樹,同樣是天空,但各自起到的作用卻是不同的,透氣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不同的。我知道這有點難理解了,但請大家多想想,從釋放感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要狹義地認為隻是天空或高亮而已。 ![]() 隨便點開一張YuFoto的照片,看看你有沒有壓迫感?一定沒有,很通透,可這裏並沒有陽光和天空,卻隻有燈光造成的明暗對比,但這卻已經足夠了。 ![]() [3] 涉及平衡問題的一些範例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U班這張照片,但這張和我在開篇引用的NG的那張片子,都是前中後景,或者叫近景中景遠景,相互配合以求平衡的典型範例: ![]() 老六說他隨便拍了這張片子,但我卻覺得這是張好片,也正好放在這裏來說明左右平衡的問題。因為這張片子在畫麵左側的結構要複雜過右側,但作為視覺中心的燈塔位置卻被很巧妙地安排在了畫麵右側一點,同時陽光的高亮方向也去了畫麵的右側,從而達到完美的平衡。試想如果陽光的高亮方向反過來指向左側,那整個畫麵就會出現往右傾覆的感覺。或者燈塔被放在了畫麵的左側,那感覺就會向左傾覆,因為左邊太重。所謂平衡,並不是指有個物體,而是指視覺集中的位置是否太重。 ![]() 至於上中下平衡的範例,我短時間內找不到一張較好的樣片,隻好拿自己的這張來說事兒,而這張片也並非完全意義上的上中下結構。 ![]() nanjing2的這張求磚片看起來就有些平衡上的問題,細節在畫麵的上三分之一,但前景卻沒有東西,當然土路本身在我看來是不能作為拍點的,因為它不夠細致,也沒有被足夠突出。 ![]() 而十方水土的這張片就更有平衡問題了,因為右下角那麽個房屋的角給人一種危險建築的感覺,不生根,沒著落。通常麵對這樣的局麵,需要把房屋的相當一部分結構拍進來,而且還要有呼應的地平,或者其他的建築,來建立穩定感。 ![]() YuFoto的這張片中所有的重點都靠右,而且在構圖上過於靠右靠下,壓得整個畫麵隨時都有可能要順時針旋轉的感覺。如果天空中有一些精彩的雲型,那也許會好些,可以起到一些平衡作用。 ![]() 逐夢天涯的這張片不僅有平衡的問題,而且也有基本井字格問題,同時還違背上述的規則[6]:在趨勢方向缺少空間,以至於樹枝撞牆,被無情切割。如果這兩個樹能被拍者往右下方向種一點,把樹的枝葉保留全了,不失為一張完美的片子。 ![]() [4] 涉及收斂點問題的一些範例 我在不經意中看到阿玉的這張求磚片,覺得非常好。電線對於攝影畫麵來說通常是很惱人的東西,但在這裏的電線和右側插入畫麵的小路,完美地收斂去了畫麵深處的濃霧中,而且還在個很不錯的點上,簡直有些絕妙。這張片子可以作為我這個問題的一個典型範例,供大家借鑒。 ![]() 逐夢天涯的這張片子中,馬路的收斂點也算是放在了個很不錯的位置上。 ![]() 其他求磚的片片中,似乎沒有看到涉及這類問題的,就省了我的力氣,往後有機會的時候再探討吧。 [5] 涉及線條切入點和切入方向問題的一些範例 除了上麵阿玉那張片的切入點可以借鑒之外,JZUO的這兩張花卉的切入點也頗有借鑒之處。通常切入的要點是想法避免橫平豎直地切入,那樣會顯得太硬,令人不舒服。 ![]() ![]() 十方水土這張片的切入角度就稍微有些問題,本來曲線是很不錯的,可惜切入太直白了,隨便往左或者往右轉30度,情況就會發生巨大的差異。 ![]() 順便提一下,這張片的彎卷處應該放到井字格的坐下點上去,那會好很多。 ![]() 看一張我的照片,注意切入線條在兩邊畫框上的位置安排,同時也看看收斂點的安排。 ![]() 求磚的風光片中,我沒有看到什麽值得討論的,也另題再論了。 [6] 涉及給趨勢的方向留足空間問題的一些範例 心語無聲所拍攝的這楨照片從色彩,曝光等各方麵都很有詩意,但問題就在作為主體的草簇被放到了流水的走向邊框方向,因它的阻攔而帶來的水流和色彩變幻被無情地抹殺了,讓我覺得無限遺憾。試想如果草簇往左移三分之一到井字格的左上交點,那該是多優美的呀。 ![]() akuan已經分析了這張片的撞牆問題,同時片中的人物站立的位置也有問題,至少應該在井字格的右下點,甚至更往右去一些,才可以留出足夠的空間給魚竿的走勢。 ![]() 水珠有強烈的墜落趨勢,但畫麵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去讓它下墜。 ![]() 這張片片中,樹枝的位置是典型的有此類問題,不僅撞牆,而且還沒無情切割。 ![]() 看兩張NG的人文片,注意其中運動方向上的空間安排。 ![]() ![]() 看一張我自己拍的,注意雲的走向和汽車的走向上,對於空間的安排。 ![]() 再看一張,人物運動方向上空間的安排。 ![]() 目光所注視方向上,人物的安排和空間的安排。 ![]() [7] 涉及曲線的完整度問題的一些範例 NG上的這幾張照片都是很好的例證,我要說的就是這些起到輪廓勾畫作用的曲線,應盡可能地保證在畫麵中的完整。試想一下如果這樣的曲線在中途被邊框切斷,又在前麵再次進入畫麵,是否會是件災難性的事情。 ![]() ![]() ![]() 這幅中是畫麵左邊的那條高速路。 ![]() 好了,實例的分析就到此結束。 編後
花了整整一個晚上,總算把這篇文字給搞定了,累死我了。我相信大家看到這裏,也一定是很累的了,所以請接受我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