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傅佩榮教授的哲學課
三年多以前,偶然看到傅佩榮教授在台灣大學開放課講“哲學與人生”,因為有中國哲學部分,就聽了一些,之後就喜歡上了傅教授的課。這幾年陸續聽了一部分傅教授講的“宗教哲學“,”周易哲學“,”先秦儒家哲學“,“向老子問道”, “莊子“等。之前聽過一些董平教授在浙江大學開放課講的”孔子和《論語》“,和一些王德峰教授的哲學講座,象”王陽明心學“,“禪宗和壇經”等,後來都沒有堅持聽下去。 但傅教授講的課,我這幾年倒是經常聽。 兩年前還買了傅教授譯解的《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和《周易》,放著慢慢看。
傅教授退休前是台灣大學哲學係教授,曾任哲學係主任及研究所所長。他1980 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宗教哲學博士, 1984 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返回台大哲學係教學。講課時他曾說他轉機去耶魯的飛機比較小,就他一個東方人,機上有人問他去哪裏,他說去耶魯留學。問他學什麽,他說學哲學。他說機上再沒人敢說一句話了。聽他用詼諧的口吻講了這個小故事,讓我不禁笑出聲來。傅教授說他在耶魯期間,學習極為刻苦,而且那時候他就下決心以後要把中國哲學研究透徹。幾十年來,除了西方哲學,傅教授還致力於研究和譯解儒道傳統思想及易經等。他的著作很多,他曾說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逐字把那些經典著作譯成白話文,這樣現代人就容易看懂了。傅教授還經常做公開演講, 他說他小時候曾口吃,後來經過訓練才改善,最終他把教師作為終身職業,確實很勵誌。傅教授經常會講他主張的儒家思想是“人性向善”,而不是“人性本善”,我聽了覺得非常有道理。傅教授學識淵博,幽默風趣,有時他會比較一下東西方哲學的異同,以及融會貫通儒釋道三家的核心思想。他有時也會分享一些家庭情況,講父親努力工作,供他們七兄弟姊妹讀書,母親辛苦持家,卻在50多歲時癱瘓無法行走多年,感情真摯。
最近開始看傅教授譯解的《周易》。聽傅教授講《周易》時,他要求學生用幾個星期時間把64卦背下來。先天八卦倒是很容易記,但我覺得64卦不好背。盡管有“序卦傳”,還有朱熹編的“周易卦序歌”,但每個卦是由哪兩個卦組成的,還得在理解《彖》和《象》的基礎上,加上死記硬背,我幾個星期就隻把上經的30卦背的差不多了。而每個卦的六個爻詞,即使有傅教授的注解也很難理解,所以還得長期學習,慢慢參悟。曾仕強教授講“易經的奧秘”時,說他不背卦,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他講的與家庭相關的父母長中少男和長中少女卦,很容易記住,然後 “家人卦”,“鹹卦”,“恒卦”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這幾個月,每天聽傅教授在“睡前學堂”講的《莊子新解》,每集40分鍾。他把每段譯成白話文講解,然後領大家一起讀原文,是非常好的講座。前幾天聽他講, 30多年前他看到祭祀孔子用“八佾舞”,他便寫文章呼籲,說不能用“八佾舞”。根據周禮,“八佾舞”是專屬於天子使用。他說《史記》以“世家”給孔子寫了“孔子世家”,把孔子的地位提高到諸侯(王),要用符合周禮的諸侯(王)的“六佾舞”。他說後來祭祀孔子改為“六佾舞 ”,不知道跟他的呼籲有沒有關係。從這個小故事,加深了對《論語. 八佾篇》孔子因為魯國正卿季孫氏僭越禮製的“八佾舞於庭“,而痛斥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理解。
我聽傅教授的課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值得一聽再聽。希望以後能有機會聽聽他線下的講座,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