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秘書郎伏席回憶錄:三百封曹操的奏疏和獻帝的批示,表明戰略家,軍事家漢獻帝是如何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官渡之戰的
大漢秘書郎官伏席,是伏皇後的堂弟,他作為官渡之戰皇家和曹操書信往來的主要經手人,
寫下了以下的回憶錄:
奏章一到一百一十四:主要戰前形勢分析:
曹操,荀彧等人在奏章中詳細分析戰前的敵我形勢,強調袁紹的強大和自己的劣勢。
他們突出袁紹兵多糧足,占據絕對優勢,而自己則兵力不足,糧草匱乏,麵臨巨大困難。
同時,他們強調袁紹的戰略失誤,如驕傲輕敵、內部矛盾等,為自己的勝利埋下伏筆。
獻帝的批複:卿家放手去做,以守為主,發現袁紹的弱點,再利用加以打擊。前線交給你們,你辦事,我放心。
奏章例子:第八十四篇
曹操奏章:
“臣曹操,頓首再拜,上奏陛下:
臣與袁紹賊子,對峙於官渡。那袁紹兵強馬壯,手下顏良、文醜,皆是萬夫不當之勇。如今,顏良率軍攻打白馬,勢如破竹,臣軍危在旦夕。
白馬乃是戰略要地,若失白馬,則黃河以南,盡入袁紹之手。臣深知此戰之重要,然臣軍兵力不足,糧草短缺,難以抵擋顏良的攻勢。
臣雖知此戰凶險,然臣不敢退縮。臣願陛下保重龍體,臣當竭盡全力,以報陛下隆恩。臣已命關羽、張遼等將,率精兵迎敵,誓與白馬共存亡。
臣懇請陛下,降旨嘉獎三軍,以鼓舞士氣。若能調撥糧草,支援臣軍,則臣感激不盡。
臣曹操,願為陛下效死!”
獻帝批示:
“朕覽卿奏,甚憂。白馬乃是戰略要地,不可有失。卿當竭盡全力,守住白馬。
朕知卿兵力不足,糧草短缺,然朕亦無能為力。如今國庫空虛,難以調撥糧草。
朕已降旨嘉獎三軍,以鼓舞士氣。卿當善用將士,以少勝多,守住白馬。
朕望卿不負朕望,早日擊敗袁紹,還我大漢江山!”
“卿當知,袁紹雖兵多將廣,然其內部矛盾重重。卿可派人離間袁紹手下將領,使其自相殘殺。
卿可派人打探袁軍糧草所在,若能火燒其糧草,則袁軍不戰自潰。
卿可派人襲擾袁軍後方,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卿當知,兵者詭道也。卿當靈活運用戰術,出奇製勝。”
前線瞬息萬變,具體操作一與委卿。“
奏章一百一十五到二百一十,主要是戰爭過程描述:
奏章詳細描述戰爭的經過,包括:
雙方的戰略部署和戰術運用。
關鍵戰役的經過,如白馬之戰、延津之戰等。
官渡決戰的經過,重點突出奇襲烏巢、火燒袁軍糧草等關鍵情節。
袁軍的潰敗和自己的勝利。
勝利原因總結:
總結自己能夠以弱勝強的原因,包括:
正確的戰略決策和戰術運用。
將士們的英勇作戰和團結一心。
袁紹的戰略失誤和內部矛盾。
“天助我也”之類的客觀原因。
獻帝批複:白馬之戰要打敵人一個搓手不及。
奇襲烏巢是重中之重,不可大意。
請把有功人員的名單擬上來,不可有疏漏。
袁軍俘虜以招降為主,頑固不化的才殺之。
戰後影響評估的奏章占了其餘部分:
奏章評估官渡之戰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強調:
袁紹勢力的崩潰和北方戰局的轉折。
大漢統一北方的可能性。
對東漢政權的穩定作用。
對皇帝的忠誠和感謝。
作為臣子,曹操在奏章中表達對漢獻帝的忠誠和感謝。
他會強調自己是為了維護漢室江山而戰,並將勝利歸功於皇帝的庇佑。
獻帝的批複:
都是曹卿家的功勞,各位漢臣的努力。要將勝勇追窮寇,一舉消滅袁紹獨立勢力,實現大漢統一。
伏秘書得出結論,漢獻帝才是三國最偉大的軍事家,官渡之戰是獻帝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由曹操執行的。
沒有漢獻帝的英明指揮,大膽放權,就沒有官渡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