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21: 失聯廿載閨蜜加州重逢寫真

來源: 2012-10-17 21:33:21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閨蜜流壇重逢不久之後的九月底,梨和我分別從歐洲都市和美南鄉下出發,與在西海岸的小夏重聚。

梨和先生安比我先期到達,我一直捱到近周末才出發。夏在家準備晚餐,梨和先生長途跋涉來機場迎接。重逢的喜悅和激動的擁抱之後和梨一起麵對安的鏡頭,兩個人淚眼婆娑的,形象太不光輝了。考慮再三還是放上來吧,用梨的話說,怎麽也是曆史的一個瞬間不是?

 

一下飛機就見識了洛杉磯名聲在外的堵車陣勢,半天挪不動一步,哪像俺們美南大農村,想要咋開就咋開。磨蹭當中,梨幹脆拿出相機show照片,一眼就被這張梨夏合照吸引了。二十多年過去,還是這樣的巴掌臉。兩位閨蜜穿得這樣清涼,讓人後悔不迭,叫苦連天。

 

因為溝通失誤(責任完全在我),這次帶去的衣裙全是這樣棕色係列的,還都帶著密實的襯裙,短褲T恤花裙薄裙的一樣沒帶。搞得之後隻要出門,不是穿梨的就是披夏的。雖然梨是鮑魚,我是白菜,小夏在鮑魚和白菜之間靠近白菜一點,好在三位閨蜜形體上大體還和諧。

下了飛機直接被載去好萊塢,終於實地見識了街邊人行道上那些個名字究竟是咋回事情。照片裏就是這次帶的棕色裙。在家可以,出門就熱了。

 

 

洛杉磯永遠的rush hour咱也算見識過了。好不容易磨嘰到小夏家,N小時過去天已經大黑。身材依然嬌小玲瓏的小夏出來迎接我們,眨眼之間時光颼颼跨過二十多年,除了都不可避免的老了一截,其餘似乎沒有太多的改變,夏的溫婉柔和,梨的大氣熱情,我的糊塗恍惚,都還在。就像小夏所說,感覺就像不久前剛剛見過麵一樣。

 

這次見麵得以更確切地知道,梨和夏並不是初中時期同校同班的同學,隻是在參加地區競賽時有過短暫的幾次蒙麵。畢業前夕小夏來上海我和梨的母校,畢業後梨兩次來成都,統共加起來,兩人見麵的時間也不到一個星期。但感覺就是那麽親那麽近。

 

這張拍出了梨的氣場,和本人很像。

 

 

一拍照還是緊張。哎呀,快點,快點!手腳到底咋個擺嘛?

 

長時間有一下無一下的鍛煉,自認手腳已經相當的小麥。和喜愛旅遊的兩位閨蜜站在一起,哇,白的簡直不講理。

 

梨的先生典型的慢熱型,內裏的火熱周到和細致隨著時間悄默聲息地散發開來,酷酷的,帥帥的。唯一的“不足”是車品不夠瀟灑,被當地防不勝防無休無止的“rush hour”刺激得多次失態,連第一次見麵的新朋友都不回避。正讓人擔憂的時候,一下車人家負麵情緒立馬煙消雲散,孩子氣十足,讓人忍俊不禁。典型的老外性格。

這次重逢,兩位先生以及小夏的兒子手提相機,主動熱情地提供了全程攝影服務。一開始夏的先生還想著為我們打打光,後來實在顧不上,就那樣隨心所欲舉手就拍,拍者和被拍者都過足了癮。

 

 

梨和小夏家的小兒子一見如故,非常的close,兩人經常玩得不亦樂乎。梨為弟弟拍了很多這樣跳躍著的照片。小家夥乖巧聽話的同時又非常的靈動,太惹人喜歡了。

 

梨一再感歎,無法把當年爸媽身邊嬌滴滴的獨生女與如今溫柔賢惠的妻子和媽媽形象的小夏聯係在一起。小夏做事時那種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如行雲流水般自得其樂的“範兒”,惹得我和梨長時間坐在桌台前,集體圍觀。梨與弟弟玩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還是賴在灶台前,繼續圍觀,連搭手幫忙都恍惚掉了。鄙視一下。:)

 

這是細心的梨為仍然忙碌在外的男主人預留的晚餐。俺怎麽就想不到呢。

 

辛勤的男主人每天都比大家晚到家。第一次重逢見麵握手(還是擁抱?)問候過後,馬上吵吵著要去院子裏拍yeliang(月亮)。看著一幫人屋前屋後煞有介事的樣子,唉,這日子也過得太美好了嘛。:)

一天聊到各自家的那一位,小夏帶著點遺憾更帶著滿足地說:“各方麵都很不錯。就是不浪漫,太不浪漫囉。”

小夏說她從沒收到過先生送的花,怎麽樣暗示明示都沒有用。女兒長大後,也開始加入幫助老爸開竅的行列,還是沒有收效:"玫瑰就在園子裏開著,還用送嗎?送蔥花不是更好,好歹還可以吃。"一年父親節,女兒死纏爛打好不容易磨通一家中國超市,對方同意提供專門服務,速遞大蔥一把。小夏遞過五塊錢小費,莫名其妙把大蔥迎進家門。收到禮物的男主人倒是高興得不得了,蔥葉吃了,蔥頭種下,一茬茬生發,一代接著一代。

不浪漫的人土得稀裏嘩啦掉渣的“蔥花的故事”不單讓大家笑到肚皮痛,相信也會在家族裏相傳下去,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小夏和孩子喜歡吃榴蓮,小夏先生每個周末的保留節目之一就是為家人剝榴蓮。那動靜那姿態,和在手術室做手術沒啥兩樣。小夏巨不喜歡開車,所以隻要先生在車上開車就是先生的事情。幾十年如一日,毫無怨言。這不叫溫柔啥叫溫柔?這不叫浪漫啥叫浪漫?

 

 

周六全體出動下山觀摩弟弟拜名師門下操練乒乓技藝。返家的路上,男主人一邊開車一邊一路放聲歌唱。小夏說這是每周一次的保留節目,一路唱歌自娛也娛人,更是自我警醒,以免開車打瞌睡。不過這一次的獨唱很快演變為對唱,合唱,大合唱。唱著唱著,弟弟突然點播爸爸的“紅河穀”,並許諾以鋼琴為爸爸伴奏。

第二天開始小家夥真的吭哧吭哧重新拾起已經生疏數月的老曲子,自動自發疙疙瘩瘩地練起來。包括父母在內,大家都沒太在意。

離別的早晨,夏忙著準備早餐,夏的先生披掛整齊準備去醫院,其餘的我們上上下下進進出出忙著整理行裝。無人留意之際,小弟弟悄默聲息地坐到鋼琴前,默默地彈湊起“紅河穀”,原本準備出門的小夏先生也人聲唱和。刹那間涕淚橫飛,哽咽難去。

 

 

當年大家提一口箱子懷揣幾十塊美元來到北美去到歐洲,求學,找工,艱難的生根,勇敢的發芽,葉子發散開來,開花了,也結果了。這次重逢,最令人欣慰的就是大家積極樂觀豁達智慧的生活態度。幾位先生都踏實而真切,可圈可點。雖不是最完美的,卻是我們最親最愛的,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就這樣溫暖著我們豐富著我們成全著我們?

最後貼幾張花照謝謝大家。盆盆罐罐大都是我在社區裏裏獨具慧眼撿回家的,花也是我買的,融入領導的創意和再創作,最終脫穎而出。這次重逢先生以留守家中照顧上學的兒子遺憾缺席促成了我的成行。特別趕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裏,也代表兩位閨蜜向背後的無名英雄致敬,並祝賀。:)

 


 

謝謝流壇讓我找到閨蜜,也謝謝大家分享重逢的喜悅。完美的結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