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樣的本科學校錄取是最佳選擇?
現在壇裏有申學孩子的家長正在等待ivy day 的到來,那麽怎麽樣的學校才是孩子的最佳選擇呢?
大多數家長可能會認為隻要能錄,越是排名高,越是專業強的學校越好。這一情況是建立在AO錄取對ABC不利,能錄的都能在錄的學校裏綜合能力排名前70-90%,在這種條件下,的確是越強的學校越好,孩子不但可以交到聰明優秀的同學,而且還能充分利用好學校的資源,畢業找工作的競爭力也可以最大化。20-80定律適合這一情況,既20%的優秀學生可擁有80%的最好資源。
但如果學校的文化不適應孩子,或孩子的綜合能力在同年級的底部20%,許多這類學生會學得很辛苦,有些要家長幫忙做作業,最終對孩子的自信心打擊很大,我知道有人直到在大陸的外資企業工作後才找回了自信,以及得到同事們的尊重。對這類學生而言,這高排名的選擇就不是最佳選擇。
但還有一種孩子是遇強則更強,要有外部壓力才能學得更好。我女兒就是這一種類型,高中她不是最優秀的,她的SAT分數在哥大的底部25%,但她畢業時GPA升到top 25%, intern 和第一份工作被公司評為第一,十八個月就升到 associate。
所以說在錄取之後,家長和孩子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訪校,聽幾門大學生的課,和大學生和老師有交流,幾個侯選學校要仔細比較,不要馬上做決定。
我兒子做決定用的是排除法,很慢。SEO law fellowship interview 之後,麵試官問起我兒子最後選了那個學校,如果早選可以早得到最後的通知。他說他要在四月十一號訪問HLS後才能做決定,事實上他還在等H的"貧困資助”,用哥大的獎學金來bargain, 盡管希望十分渺茫,但他的性格就是不會放棄1%的希望。
我兒子當年不選康,我和我太太的勸說都沒有用。如果去了康,他可能用CS學位會找到亞馬遜這樣約的公司,也許他就不會申請法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