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這學期和兒子的第一次 CONVERSATION, 總共31分鍾

來源: 2024-02-28 14:55:04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 關於梅西在香港罷踢事件的看法。我延申到他在未來,當服務的公司,消費者和自己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必須要首先堅持和維護自己的職業道德水準,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和他自己的個人利益。 我給他舉一些我自己年輕時的不堪回首的例子, 說明貪圖那樣的利益回頭看是多麽的渺小和短視。

2.是關於歧視。最近看一個哈佛中國文化曆史教授, (曾任中美科學文化交流主任,但1996後被中國拒發簽證)的訪談。 其中他談到中國和印度學生(在畢業後)的巨大差異。 他說以美國人的眼光:現任英國首相就是英國人, 美國付總統就是美國人。 然而,他認為中國人始終是在內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 他的話給我一些新的視角。 我一直以為是社會在歧視中國移民,但我沒有想過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形成這樣的自我封閉的原因很多。 所以, 我觀察發現兒子的亞裔朋友占多數。 我鼓勵他要打開自己的柵欄,去結交更多的西人朋友。 也許會遭遇到很多冷眼和不快。 但我說爸爸媽媽一直感激澳洲和加拿大甚至整個西方社會接納和提供給我們家庭的機會。 我們的家庭確實搶別人的機會, 分享了別人的資源。 對此正常情況下當然會引發部分西方人不滿意。 我們家庭要感恩在先,來 OFFSET遭遇到的冷眼和特別對待,我們要以行動來證明我們的優秀和對社會的貢獻

這個哈佛中國通的談訪中尤其談到他當下的觀察:當代中國青年已經失去了自1920年以來, 中國青年身上的追求自由民主的那種理想和勇氣, 變得市儈和懦弱。 我以前說西方從2023要躺贏20年, 聽他這麽一說我認為很有道理, 因此我要改變論斷:西方要躺贏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