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偶書:忽有故人過,回首已是秋
國內爸媽家附近,有家裁縫店,是我兒時就有的。店老板是對夫婦,南方人。店裏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可能是學徒吧。有次我著急要做條裙子,夫婦倆說手裏壓的活多,趕不出來。這女孩兒便說,她可以試著做。果然沒幾天就做好了。自那次,我便記住了她。許是年歲相仿,每次去店裏,我倆都唧唧喳喳地聊好久。一來二去的越來越熟了。
後來,我離開了家,萬水千山,越走越遠。再後來,老板夫婦回南方老家,這個店換了新老板,也是對夫婦。老板換了後,我也曾去過一次,拿著料子進門,又拿著料子出來了。想來凡事,多少還是講緣分的。我和新老板大概氣場不合,哈哈。
自此即使走過路過,我也再沒進過這家裁縫店了。
一晃幾十年過去。這次回家,恰好有件我喜歡的絹絲上衣,想改一下。不知怎的,腦海裏就劃過了這家店,老店早拆了,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新地址。
推門進去,屋裏有個彎腰做活的女子。我想這大概就是老板了,便拿出衣服,告訴她,我想要這裏這麽改,那裏那麽改。。
那位女子說,“你這個要專門的機器才能做,我這裏以前有,但現在人不怎麽做衣服了,這個機器很少用到,又占地方,幾年前就把機器處理掉了。如果你是老顧客,我們彼此了解,我可以手工幫你改。但我不熟悉你呀,感覺你是比較挑的顧客,你還是自己手工改吧,其實也不難做。我可以幫你劃一下印,你需要什麽顏色的線,從我這裏拿一些回去好了,不收你錢。”
我忍不住笑了,“你是生意太好了,不在意我這針頭線腦?還是怎麽一回事呢?不僅不收我的活,還教我怎麽做這個活,還倒貼你店裏的線給我? ”
就這麽我一句,她一句地說著,說著,突然我倆就頓住了,互相望著,良久,她問,
“你是離岸吧?”
“是。。是你嗎?你怎麽,還在這裏嗎?”
“你一進門,我沒認出來。可是你的眼神沒變。”
“在門口,看著你家的牌子,我還想,這家店最初的主人,我是熟悉的。這麽多年過去了,真不敢相信,你還在這裏。”
那時我年少,她也不過10來歲。不經意間,跨過這幾十年的歲月,在老地方,我倆不期而遇。又能說些什麽呢,說花謝了春紅,說葉黃了秋脈,好像都不恰當。舊友再見,寒暄之後,竟然真的也是沉默。“在年月深淵,望明月遠遠”,不論內心多麽欣喜,似乎也沒什麽可多說的。
說也罷,不說也罷,吃巧果罷。巧果圖案是我喜歡的:秋蟬,荔枝,小鳥,小狗,小花和小花籃。
罷了罷了。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餘生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