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手震還是走焦?
一位高手的經驗和體會,轉貼如下:
相片模糊可算是攝影裏不能犯的錯誤,就算是初學者也不應該,因為這是重要的基本功, 但可惜這是常見的錯誤。除了手不夠穩定,或按快門按得太重,也有可能是相機對焦對錯了。 到底誰是誰非?現在就教你分辨手震和相機走焦不同的效果,分清楚就不能抵賴相機不夠好了。
1.如何判定是否失焦
不論是手震和相機走焦,兩者均導致相片模糊,也就是失去焦點,但「失焦」該如何界定? 所謂失焦,就是原來的對焦點,應該要清晰的範圍,變得不清晰,失去分明的線條。 一般失焦多在相機的熒幕預覽就能發現了,尤其有其他清晰的相片時作比較就很易發現, 比較謹慎的可以把相片放大一至兩倍檢查。最仔細的檢查應該把相片放大至實際大小100%, 在計算機熒幕上檢視為佳。
2.手震導致的效果
細心留意的話,手震不是全部一樣的,它們成因一樣,效果卻不同,大概分為以下三類:
整張相片模糊:當你發現整張相片沒有任何清晰點,包括前景、後景和主體,那麽就是整部相機
震動了!成因有兩種:按快門按太重了導致相機震動,快門不夠快導致手震。
重疊影像:當你發現相片算不上完全模糊,隻是兩個相同影像疊在一起形成鬼影了,這樣也是
因為相機震動,成因同上,不過震動令相機曝光錯誤,讓相同影像重疊。
動態模糊:當你發現相片有殘影,就像慢快門曝光的那種,也是因為拍攝時相機移動了。就算
是靜物拍攝,動態模糊形成的殘影令它看起來似是在動。
以上的有解決辦法嗎?當然就是讓相機穩定下來了。你可以重新學校握相機的手勢,
小心輕力按快門,或是使用腳架。
3.走焦導致的效果
所謂走焦,就是焦點走掉,也就是相機把對焦點放錯了。換句話說,也就是相片一定有個地方
是清晰的,有可能是前景,也有可能是背景。此錯誤在使用大光圈是尤其常見,因為大光圈景深淺,
中焦清晰的地方隻有很少,所以容易走焦。
解決方法就是小心使用自動對焦,或是改用手動對焦。一個合適的自動對焦模式可以協助
確保主體中焦,例如改變相機的對焦點或範圍,或是使用追焦模式追著移動中的主體。
(當然收小光圈,加大清晰的中焦範圍也可以)
結論:學好如何保持相機穩定
不論手震還是走焦,相片模糊也是低級錯誤,因為一張清晰相片是最基本的。 除非你刻意失焦,否則這也是不該犯的錯誤。就算不使用腳架,還是有很多方法讓 手持的相機變得更穩定,不裝帥單手握相機已經大大減少手震的機會了。請記住, 要讓相機好好穩定,不然就別懶惰要裝上腳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