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國古鎮名山遊 Day10(4.23)
合肥
哈哈????,大概很少有人專門跑去合肥旅遊吧,我這次算是又不按常理出牌了????。以前出差來過一次,但那次下了火車直奔工廠,在車間忙活了幾天又直接返回了火車站,沒留下什麽印象。這次正好要在合肥還車,就順便進城走走。沒想到,幾處景點轉下來,倒真覺得這座城市挺有味道的。
1. 逍遙津: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有個張遼大戰逍遙津的故事。公元215年,曹魏名將張遼以八百步卒逆襲孫權,繼而打敗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於逍遙津,威震江東。這裏正是當年的古戰場,整個公園都是與三國曆史及張遼的傳說息息相關。
大門上方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古逍遙津”四個鎏金大字,字為清狀元陸潤庠手書。
張遼雕像:從逍遙津公園的南大門進入,即可見到這尊張遼騎馬雕像。它是進入公園時的顯著地標之一。雕像底座刻有 “威震逍遙津” 字樣。
三國曆史文化館:是逍遙津公園內的一座以三國曆史與地方文化為主題的體驗式博物館。展館努力還原三國時期合肥地區的軍事風雲,尤其是逍遙津之戰。
合肥古城原貌模型
文遠”是張遼的字。文遠亭以“文遠”命名,是用來紀念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的功績。亭子四周環境莊重,有樹木環繞,營造肅穆紀念氛圍。
張遼墓:位於公園 杜鵑園北側,緊鄰文遠亭。嚴格來說是一座衣冠塚,並非張遼真正的埋葬地。與張遼雕像、文遠亭、三國曆史文化館一起,形成逍遙津公園“三國文化”核心景點。
逍遙津公園給人的感受很特別:它不像單純的城市公園那樣隻以花草湖水見長,而是把曆史記憶與自然景觀結合在了一起。公園裏林木繁茂,尤其夏天走在林蔭道裏,涼風習習,十分愜意。中心的逍遙湖波光粼粼,湖上遊船點點,岸邊垂柳依依,很有江南水景的味道。園裏的張遼墓、文遠亭、三國曆史文化館等,又可見“三國合肥”的痕跡。
柳影搖曳,湖水生輝。
將軍長眠,戰魂猶在。
千年往事,與城同息。
逍遙津畔,心亦逍遙。
2. 淮河路步行街:本應是最熱鬧的商業街區之一,但看起來人氣不夠旺。
3. 廬州太太合肥菜:在合肥想吃地道本地菜,這家算是招牌之一。
米餃是特色
4. 李鴻章故居:李鴻章是合肥本地人。故居院落古樸典雅,磚木結構依舊。屋內陳設雖簡,但處處透露著那個時代的氣息。
漫步在這座古樸的院落裏,不禁想起晚清重臣李鴻章的身影。他既是洋務運動的重要推動者,為中國近代化做出過貢獻,也因外交上的妥協與屈辱條約而飽受爭議。走在這座故居中,能感受到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也讓人對這位複雜的曆史人物多了一份思考。
5. 包公園:為紀念北宋名臣包公而建,包公也是合肥本地人。公園內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還有和包公相關的紀念設施,讓人仿佛回到那個清正廉明的年代。漫步其中,不僅可以欣賞自然景色,也能感受到包公秉公執法、剛直不阿的精神氛圍。
明月亭:取“明月清風、皎潔高潔”之意,寓意清正、雅致,與包公清廉精神呼應。
魚沼飛梁:魚沼”指水池,“飛梁”意為飛架其上。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風格四橋合一的橋梁建築,因建於水麵之上,形如“十”字,被稱為“魚沼飛梁”。
清風閣:是一座仿古樓閣式建築,通體高聳,飛簷翹角,風格典雅。高約二十餘米,登臨閣頂,可以俯瞰包公園全景及附近的城湖景致。
包河風光:包河水麵寬闊,波光粼粼,河岸柳樹成行,隨風搖曳。
包公園很大,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沒能走遍所有景點。
合肥真是人才輩出的城市,除了張遼、李鴻章、包公這些曆史名人,近代也出了不少傑出人物,比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以及前總理李克強。走在這座城市裏,仿佛每個角落都藏著曆史與現代的印記。
今天是我們“2025中國古鎮名山遊”的最後一天,我這個導遊兼司機也順利完成了任務。明天還車,乘高鐵南下北返,相約下次再一起爬山。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