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博物館 - Metropolitan

來源: 2019-03-05 13:18:4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Met)在紐約城裏包括三個不同的地點:

1. Met Fifth Avenue (第五大道,82街)

2. Met Breuer (在第75街)

3. Met Cloisters (George Washington 大橋以北)

如下圖所示。

平時我們通稱的大都會博物館是狹義,指上麵所列的第一個。

 

從三個不同地點的任何一處都可買票,同一張票通用三個地方。

現在購買一張 General Admission 全額票,是三天有效時間。如果體力充沛時間充裕的話,三天可以將三個地點都走到。

一般大家都很忙,大多數人選擇去位於第五大道中央公園一側,80街-84街區間的最大的大都會。

本貼的大都會也指它。地址:1000 5th Ave, New York, NY 10028

 

走路從 Met Breuer 到第五大道也不是很遠,如果先去 Met Breuer,可能還會剩點力氣,哈哈。

(全力逛大都會都逛不下來,還想用剩下的一些力氣......還是別瞎出主意了,吼吼)

 

正門照片,忘了哪年照的了。

博物館遊覽地圖在大都會網頁上可以根據樓層、號碼查找。人挨人人擠人的情況集中在一樓和二樓。

https://maps.metmuseum.org/

 

按文化地區分,按信仰風俗分,按展品類別分,怎麽分都五花八門。

 

 

信仰方麵,有十字架,有藥師佛,有可蘭經。

 

 

 

 

 

 

室內一覽方麵,有東方的庭園家院,有西方的燈飾梳妝。有古老的遺跡,有現代的家居。

 

 

 

 

 

 

 

 

專門給Guggenheim的設計者,Frank Lloyd Wright,辟出一塊地方,展示其設計風格。(一樓745號展廳,地圖上 American Wing 區域)

 

 

 

博物館,博大精深,不是我能理解得了的,哈哈。

走一天下來腰肌勞損,圖啥呀,什麽也記不住。

如同每個自然博物館都要擺出一副恐龍骨架一樣,大都會的永久展項,是不用再搬的埃及淺浮雕,是不用再換的印第安人圖騰,是無言默默的樂器,是越裱越長的專屬私章。

 

歐洲鬥士的“青龍偃月”,比關公的刀輕吧?

 

 

名琴的過去和現在。

那小圓盒裏可是帕格尼尼用過的琴弦呢。

 

 

 

原來,大家還有這般愛好,嗬嗬。

隻怪自己小時候大字練得太少了。

 

 

 

 

 

其它如繪畫雕塑瓷器服裝,都是可以世界各地互相交流往複的。

 

 

 

 

 

感想:

- 我有時覺得大都會這一類的博物館有點兒雜貨鋪的影子,別打我啊。

- 有時候為了躲清靜,不選擇大都會,但是隔一段時間還是會去看看。對於我來說,它像一個永遠發光的燈塔,你遠離,它不惱,你靠近,它不嗔。它就在那裏。

 

 

抒完情,來幾張靜物。

 

 

 

 

 

給去過那裏的同學留個作業,貼一幅自己最喜歡的大都會的畫。就一幅。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