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軍在淞滬會戰時為日軍打頭陣,也參與了南京大屠殺

來源: 2025-08-09 21:37:1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淞滬會戰時,滿洲國的軍隊在坦克車前麵衝,都穿一樣的軍裝,使一樣的武器。隻有當他們被俘後,我方士兵才清楚這些人高馬大的家夥是來自鬆花江畔的滿洲國軍。日本統帥部不得已再次作出增兵的決定。將華北方麵軍所屬第9、第13、第101師團轉隸上海派遣軍序列,此外,還從台灣調來了步兵旅團、重藤支隊、第1 後備步兵團以及滿洲國軍靖安軍第1旅、李春山旅和於芷山旅等部隊,這樣,加上原有的幾個師團,日軍到9月下旬在上海的兵力,光步兵就達到了5個師團日軍在滬總兵力達到20萬人。

 

第六及第十八兩師團西進,於11月30日陷廣德後,第十八師團及滿洲國軍於芷山旅繼續西進,於12月8日陷江南重鎮蕪湖。1937年12月初進攻軍事重鎮雨花台的日軍主力,是穀壽夫中將指揮的精銳凶悍的第六師團,又有助攻的16師團兩個聯隊及滿洲國軍於芷山旅共2.6萬餘兵力,經3天激戰後攻入中華門。南京大屠殺中戰功赫赫的原東北軍:靖安軍第1旅、李春山旅和於芷山旅等部隊。

偽滿洲軍
就目前掌握的情況,日本在首期投入上海的陸軍部隊遭受重創之際,一麵動員國內的預備役軍人充實留守師團建製,一麵又滿洲國軍入關參戰。入關滿洲國軍的戰鬥序列傳聞有“於佳芷山部”和“張爾佳海鵬部”等較大的單位,以及從靖安軍抽調的一部。其中“於佳芷山部”即滿洲國軍奉天警備軍(第一軍管區)所抽調的部隊組成的旅級單位,相當於日軍當時的支隊,已經被證實的確參加南京屠城戰。

 

台灣學者在《黃花崗》在線雜誌上撰文:滿洲國“於佳芷山部”首次被發現,係在1937年9月21日,顧祝同致何應欽電中提到“羅店方麵:攻擊蘇村以北之敵,約五六百名,係東北人”。又在1937年9月26日電文中再次證實“鬆井續向東京求援,已經陸省批準,由偽滿抽調駐紮營口、鳳城一帶最精銳之‘芷山部’警備隊一萬二千人來滬”。何應欽在1120號密電中也提到“偽滿於‘芷山部’四千餘人,昨晚在楊林口、獅林登陸”。顯然,這一部滿洲國軍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得到了日軍肯定。故而當11月底,日軍抗命越過蘇嘉停火線進攻南京的時候,便特意將“於佳芷山部”與日本陸軍第十八師團混編,一同進攻。為什麽要提這個混編呢,因為這個十八師團的番號乍一看盡管給人以常設師團的假象,實際上隻是一個曆史不長的複活師團。真正的十八師團已經在1925年的宇垣裁軍中消逝,1937年的十八師團是用劍兵團的留守部隊編成,充斥大量的預備役人員,紀律渙散,戰鬥力也值得懷疑。所以日軍希望以作風頑強的滿洲國軍“於佳芷山部”為榜樣,讓這個複活的師團迅速成熟起來。這個混編的部隊在1937年11月30日攻陷廣德,12月8日攻陷蕪湖,隨即強行軍,竟然在12日之前與日軍第六師團、十六師團匯合,合擊南京中華門。實在是大屠殺期間最為活躍的部隊之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18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