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剛剛問了狗屁通一個問題,它說得好像還煞有其事

來源: 2025-11-21 14:53:4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養生站樁之後,手心發熱,這個的西醫解釋原理是什麽
 
ChatGPT a dit :

從現代醫學(西醫)角度來看,“站樁後手心發熱”可以用以下幾類生理機製來解釋,不需要借用氣功或經絡理論:


1. 外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

站樁是靜態但持續的肌肉輕度緊張狀態。長時間保持姿勢會讓交感神經逐漸降低活動,導致:

  • 皮膚表層的血管擴張

  • 手部(末梢)血流量增加

  • 血液灌注增強帶來“發熱感”

特別是保持放鬆但專注的狀態,會觸發副交感神經占主導,使四肢更加溫暖。

簡單講:血液流多了,手心就熱了。


2. 肌肉等長收縮帶來的局部代謝升高

站樁看似靜止,但全身肌群(尤其肩、背、上肢)會維持輕微用力。這種 等長收縮(isometric contraction)

  • 增加肌肉能量代謝

  • 提升局部組織溫度

  • 熱量通過血液傳導到手掌皮膚

手掌的位置通常略有抬起,也會讓前臂肌群持續用力,促進局部發熱。


3. 體溫調節反射

站樁時呼吸變慢、肌肉放鬆,大腦進入“放鬆但清醒”的狀態,會促使體溫調節中心調節周邊血流,以減少壓力引起的皮膚血管收縮。

這是與 冥想、呼吸練習 相似的現象。


4. 交感—副交感轉換導致末梢溫度升高

站樁過程中,人進入“放鬆、注意力集中”狀態:

  • 交感神經 ↓

  • 副交感神經 ↑

研究表明:
副交感神經占優時,人的手腳溫度會上升,可用紅外熱像儀測到。

這類似冥想或放鬆訓練後“手變暖”的效果。


5. 心理—生理反饋(專注引導感知增強)

集中注意於身體,尤其手部,會提高感受性(感覺敏感度提升),輕微的溫度變化也會被放大感知為“灼熱”或“發熱”。

有點像:
你越關注手,手就越“有感覺”。


總結(西醫角度)

站樁後手心發熱可以解釋為:

放鬆 → 副交感占主導 → 皮膚血流增加 + 肌肉輕度收縮代謝提高 = 手心變熱

完全符合現代生理學,無需超自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