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河之水 2/4: 千年鹽河的水渠圖示 (Formerly Pueblo Grande Museum)
圖片攝於S'edav Valaki Museum (Formerly Pueblo Grande Museum).
古早的鹽河,曾經也是水流充沛物產豐富,一千多年之前印第安的O氏土著已經發展出以渠灌為主的農業文明即霍霍坎文明,博物館內的水渠圖示是從公元450年開始1450截至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鹽河水量日漸衰減,現在如果上遊的坦佩水庫(前貼)不放水的話,鳳凰城這一帶的鹽河河穀幾乎是幹涸荒蕪的。 鳳凰城如今主要是運河供水,水源來自科羅拉多河,這些運河也有部分是利用古早渠道。
圖1: 成熟鼎盛時期的鹽河以及眾多水渠。

圖2-7:從公元450年到公元1450年千年鹽河的水渠變化,對應時間是中國南北朝(北魏)、唐朝到明代。






圖8-14:鹽河水的水渠灌溉示意圖。







圖15: 古早時期,土著居民挖掘水渠的工具。

圖16-17:通過修建水渠從鹽河引流灌溉農田,土著們創造奇跡將貧瘠荒蕪的土地改變為富裕豐饒的沙漠綠洲。


圖18-23:曾經的鹽河水以及現存的本地土著生活地帶。






圖24:博物館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