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一直是反maga的,最近在國內在上海呆了一陣,我覺得新上海人對我這個原住民很差勁不友好,所以我也能理解了排外心理了
整個上海走在哪裏都聽不到滬語,全是國語。
上海尤其是陸家嘴金融區都是外地來的大學生,他們代表一批年輕的有錢人。我覺得他們有時候真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看不起上了年紀的人。我自認為自己也不是一個土裏土氣的,可是因為是女性,不年輕,所以開始覺得自己總在不經意中被歧視。比如,
1。我在泡湯時指出,小男孩不應該在女湯出現,網上就有幾個母親罵我老女人不要臉,自己思想齷齪,誰要看我這個老女人的身體?我隻好回答她滾回你的山溝村莊裏去,不要把你的野蠻標準帶到大城市裏來,汙染文明氛圍
2。在一些比較一般的餐廳裏吃飯,我和藹可親的跟服務員交涉,買單,點菜等事,她們居然都喜歡跟我老公說話,叫他大哥。而他並不喜歡管這些具體事兒。上菜上飯的時候她們都喜歡先給他省菜省飯。他知道我對此事極端反感,所以會先打招呼,讓她們把飯菜先端給我。這些女娃看著很純樸,但顯然覺得男人比女人重要是天經地義。我跟她們說在大城市一定要學會女士優先,不然就不優雅。這些基本道理我小時候就溶在骨子了,現在才知道有些人根本沒有受過這方麵的開化教育。某種程度上我自己也很無知,居然現在才體會到人跟人之間的差距。
3。我和隊友兩人各處吃飯,旅遊打卡,去住酒店。所有的女服務員都喜歡找我老公交代事情,聯係溝通,就當我是空氣。還有甚至當我麵說隻給我老公一張房卡,讓我倆人合用。
4。我在上海一書店裏消費了1500元,他們的豪華望景台咖啡店需要消費10元以後才能進入。我因為提著1500元的消費品,他們就認為我是提著兩大包的鄉下人,不讓我進。我說你看看我的包包都是你們門店的,光這些包包就夠我在你們咖啡店裏坐一會兒了。可是待會兒我準備提著兩大包消費品出門的時候,他們說國語的小哥又跑出來攔著我,硬說我的包包驚動了警報器要檢查我是否已經付款,其實我正舉著影石拍照,錄像都顯示報警器根本沒響過,而且付了錢又怎麽回響呢?真是讓我哭笑不得。這都是一幫怎麽未見世麵到了什麽地步的人啊。可能因為我臉上從來不塗脂抹粉,新上海人的認知裏就覺得不夠富貴相,不像一個能消費這麽多的人,而更像一個小偷?
5。我去參加一下比較時尚的活動,因為時尚,當地老年人不多,大多是年輕的新上海人。我說著國語也想融合進去,就發現他們自成一小團體,排擠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好像我們土不開化不配加入似的。
我不認為這些男娃女娃是故意的,看她們就是沒開化,剛剛開始從偏僻地方出來工作,潛意識裏就是上了年紀的女性不值錢不值得尊重。以前這種感受沒有那麽深,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處都是。
所以別跟我說中國經濟這麽發展了,物質豐富和國家先進了,我覺得人們的潛意識還是很落後的,也不可能一時得到馬上的改變和改進。老公自己也說回到國內,他覺得男性受尊重多了。可我不喜歡這種氛圍。最近反思,越來越覺得美國更可愛,美國的生活更適合老年人和女性。
以前在美國總說一張黃臉不如一張白臉值錢;現在在我覺得在國內一張老臉,尤其是老女人的臉,馬上就被人聯想到貧窮,不值得被尊重。
祖國,並不是那麽十全十美。而且很多年輕人現在是十分愛國反美反歐的,並不尊重海華,反而有時莫名有敵意。現在我真覺得自己以前太天真了,真需要重新認識一些這個世界和自己所處的尷尬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