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論靈性良心

來源: 2025-04-18 17:44:23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靈性良心。禽獸的天性不僅有食欲、性欲 。禽獸都有良知良能,連蟲蟻也有,例如螞蟻做集、蜂釀蜜、鵲營巢、犬守門,且忠於主人。人當然也有良知良能。不輸禽獸蟲蟻,而超越禽獸蟲蟻 。

  我國孔孟之道,主張人性本善。孟子說 :“人有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有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注解說“良者,本然之善也 。”就是說,不由人為,天生就是好的 。( 《孟子 ·盡心》)注解的解釋,不如《孟子·告子》一章裏講得具體。孟子說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每個人都有的 。人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就表示人有仁、義、禮、智等美德。這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原來就有的。接下來,孟子引《詩經 ·大雅 ·桑民 》之篇:“天生桑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鱔德。”孔子稱讚這首詩“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民之秉彝也(就是說,這種美德是人性本來就有的),故好是懿德(就是說,所以愛這種美德兒)。”《孟子》下文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等等“仁義之心”稱為“良心”。並著重指出,人性中原本有“良心”,如果不保住“良心”,而隨它消失,“放其良心者,……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孔子日:操則存,舍則亡 …”,注 :操之則在此,舍之則失去

 

從孔子、孟子的理論裏,我們可以看到,人類不僅有良知良能,而且超越禽獸,還有良心 。良心就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等等仁義之心 。人性中天生有仁義禮智等道德心,稱良心。如果不能保住良心,隨它消失,就和禽獸一樣了 。(苟子認為人性本惡,這裏暫且不談。留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