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扣扣一審被法庭判處死刑,是公正的判決

來源: 2019-01-09 06:46:55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張扣扣一審被法庭判處死刑,是公正的判決

    張母被人殺害,張扣扣隱忍22年,最終為母報仇。張扣扣是個孝子,無人可以否定。

    王正軍最終導致了張母的死亡,張母的屍檢是在數百人圍觀的狀態下完成,王正軍隻被判了七年。一條人命,以及由此給張扣扣帶來的難以想象的精神刺激和感官衝擊,和王正軍七年牢獄之間不能相提並論。這種不公正的判決,短期對王家有利,但卻埋下禍根。

    殺人償命,以命抵命,是化解憤怒的最佳方法。如果當年判決王正軍死緩,化解了張家的憤怒,王家也不至於被殺了三人。

    張扣扣雖然行孝,但畢竟在大年三十手刃了王家三人,本身所犯,罪不容誅。張扣扣一審被法庭判處死刑,是公正的判決。

    什麽是孝?孔老夫子說得很有道理。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複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張扣扣為母複仇,“始於事親”。被判死刑,將身體發膚歸還母親,也算完成“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可惜客觀條件及主觀努力,都限製了張扣扣,無法行“孝”至終。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人們常常說“忠孝難以兩全”,其實不然。

    發生在漢中的人倫悲劇,並不能成為攻擊現行社會製度的理由。

    明·馮夢龍的《三言二拍》之《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中,有一故事“一文錢小隙造奇冤”。說為這一文錢起,共害了十三條性命。“雖然是冤各有頭,債各有主,若不因那一文錢爭鬧,楊氏如何得死?沒有楊氏的死屍,朱常這詐害一事,也就做不成了”。

    “勸汝舍財兼忍氣,一生無事得安然”。沒有王家人對路過的張母“罵罵咧咧”,就不會有張母那兩唾,就不會有王正軍打死張母,也就不會有張母屍檢,更不會有張扣扣殺死王家三人,張扣扣被判死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